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弟子:求学之人。
入:指居家,父母在旁。
出:以“出门在外”之意泛指父母不在之时。
謹:谨慎慎重,行之有常,做事按常理出牌。
信:言之有实,实话实说,不欺不诈。
親:亲近,与……相近。
餘力:即闲暇、空闲。
文:诗书六艺之文。
孔子说:为人弟子,居家则行孝顺父母之事,听从父母之命;出门在外则以兄长为尊;做事不要随心所欲,要合乎常理,说的话要合乎实际,不能满口胡诹;对乡里乡亲及其他人都心怀善意,并且要主动亲近仁者,学习他们的品行。这些事情做好了还有空闲,那么就可以学习诗书六艺之类的东西了。
儒家常说“孝悌”,似乎是否定个人的主见,一个人说话做事都得以父母兄长为标准。但其实在儒家构建的理想体系中,每个人内心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意,自然而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父母兄长因为生活经验更多,按道理自然比为人子弟的要更明事理,因此可以作为标准榜样。
加之倘若父母兄长本身也是在儒家理想体系中成长的,按道理也有“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的品行修养,因此更保证了其成之为标准榜样的现实性。“孝悌”并不仅仅是对为人子弟的要求,也是对为人父母、为人兄长的要求,为人父母兄长,应当有作为榜样的自觉,精进品德言行,见贤思齐,亦不得自专。
即便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父母兄长并不能作为榜样的例子,但不要忘了,“榜样”并不只是好的,也可以是坏榜样。前些年流传的老故事:一个小孩的母亲用背篓把年迈无力的婆婆背到深山丢弃,小孩在此之后捡回了母亲用来背老人的背篓,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等母亲老了之后也用这个背篓把她丢弃深山,母亲心生惭愧,重新把婆婆背回来好生侍奉。
故事也许是编的,但其中的道理却很现实,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并非空穴来风,父母应当有作为孩子表率的自觉。对于那种生在无德父母家中的孩子,在意识到父母无德之后可以有所作为,倘若不能使之改正,那么精进自身,尽可能破除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以至于争取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榜样,也是应该的。
在“家庭”这个小的社会单元中,做好“孝悌”这两件事这两件有“社会化”意味的事情之后,对于“个人”的言行应当加以注意,实事求是,言之有物,不能因为榜样不在就肆意妄为,“君子慎其独也”,即使独处的时候也应当对言行有所警醒。
出了“家庭”这个小单位,与人交往也当心存善意,其前提也在于“人性皆善”,对于“无德之人”,山东大汉孔夫子一样认为应当“以直报怨”,换句话说就是干就完事儿了。在“人性皆善”这一前提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与人和善也是道德品行的体现。
“亲仁”,与仁者——有德之人亲近虽然被放在较后面的位置,其实倘若父母兄长个人四邻都有仁心,哪件事又不是“亲仁”呢?“亲仁”一事,其实是贯穿个人社会交往全部的。只不过“人性皆善”,但“觉有先后”,我们中有些人的品行确实相较其他人更胜一筹,对于这样的人,主动亲近,也是对自己仁德修养的督促。
在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的种种处理妥当的情况下,还有闲暇,便可以而且应当学习诗书礼乐,学习一些道德品行之外的“知识技术”类的东西。说“可以”的意思当然也不是说“只有道德品行高尚的人才能读书”,而只是把道德品行放在了知识技术的更前面。而说“应当”则是一个人道德品性上去了,应当培养文化修养,总不能心中有严谨的道德律,然而空了就打游戏学骂人,于是碰到不公正的事情不能条理清晰地讲道理而只会骂人吧?
虽然道理不言而喻,但还是可以多说两句。武侠小说中会有这样的论述:错的是兵器吗?不是,错的是人,兵器没有意识,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自媒体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呢?其实也不过是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的东西罢了。分享快乐、科普知识都是正道,但造谣生事、哗众取宠,大概是有些问题的。
有关学文还可以再补充几句。如今我们的教育体系下,孩子从三五岁便进幼儿园、学前班,进行九年义务教务,再读高中、读大学,似乎我们是抢在一个人道德品行完善之前过早地做了“学文”的事情。但事实上,道德培养本身就是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对于日常生活是“学文”的学生来说,并不矛盾。要注意的反倒是在“学文”的过程中,不能颠倒了主次,只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道德品行的培养。
除了学校的科目之外,在父母兄长身边、与乡邻仁者来往,又哪里只是道德品行的跟随?他们也是过着日常生活的人,他们也要处理具体现实的事情,也都是能让人学到东西的,至少是种种不同的日常生活的示范。
文化文化,为文所化。德行、知识、日常生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事物,而不是能够割裂开来的东西。蕴含德性和知识的文化氛围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日常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