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本小说能够让你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的,那么它一定是充满了真情实感,让你读过之后,被书中的人物纯真、善良、质朴所打动,并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欣喜、遗憾、悲伤……
而在我心目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这本《追风筝的人》,这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所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自2002年面世已经将近20年,全球销量达4000万册,入选4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5部外译作品书单。出版至今全球获奖无数,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真实
一部小说,如果让人觉得胡编乱造,那你一定没有意愿读下去。而这本《追风筝的人》所展现的故事,则真实到让你感觉这个故事一定真实发生过,以至于多年间,读者不停的追问,这是否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虽然作者多次强调,书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但仍然不能阻挡人们对这件事的执着发问。
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至2001年,时间跨度40余年,以彼时阿富汗动荡的社会格局为背景,描写了富家少年阿米尔和家中仆人哈桑的故事,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的种族差别并没有阻挡住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情,哈桑愿意为阿米尔做任何事,就像他为阿米尔捡风筝时说的哪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而,少年阿米尔却并没有珍惜这份友情,在哈桑遇到困难时他懦弱、退缩,以至后来阿米尔因无法面对哈桑而对他进行的诬陷。像极了年少时不懂事的我们,一错再错,最终因不愿面对那样的自己而选择逃避的样子。
孩童时的自私化作了阿米尔内心深深的遗憾之情,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遗憾
人的一生很长,但让你真正能记住的,却往往只有几件,比如:小时候和小朋友玩耍,本来只想用木棍吓唬他一下,结果却真的打上了,当时你选择了辩解,而真正回头想要道歉的时候却发现他搬家了;老师叫你回答问题,你溜号了,结果答的驴唇不对马嘴被大家哄笑,其实平时老师提问别人的时候你都是会的;姥姥生病了,你护理了一个月,觉得她快好了,正赶上国庆假期,就和朋友们出去玩,结果回来她却病危去世了……这些事情是否会像画面一样,不时的在脑海中出?,是否过去了多年,每每想到这些,心情依然难以平静?
如果说世界上最让人难忘的事是什么,那么肯定非“遗憾”莫属了。
作者在文章开头的第一段就这样写到:“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是啊,遗憾的事总是会自动爬上心头,你无法躲避,更无法遗忘。
阿尔米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当阿米尔第一次开口说话叫爸爸的时候,哈桑第一次说出的名字是阿米尔。就好像命中注定一样,哈桑口中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数次在故事中出现,甘愿为你负重前行,甘愿为你背负骂名,甘愿为你承担风险……而如此干净纯粹的友谊,却没有得到少年阿米尔的好好珍惜,他因嫉妒父亲对哈桑的夸奖,因自己的懦弱、胆怯而在哈桑遇到霸凌和欺侮时,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找任何人帮忙,他选择了沉默。
而这件事像一根刺一样,让他不敢去面对,他再一次选择了逃避,而这次,他是用诬陷的方式,使哈桑和父亲远离了自己,最终哈桑又因为保护阿米尔的房子而被塔利班枪杀。
阿米尔犯下的错,和哈桑对他的义无反顾,勇敢担当行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形成了阿米尔内心最大的内疚和遗憾。
救赎
一本书,如果只有遗憾,那么它是残缺的,人性的光辉只有通过救赎才能再次闪光。
《追风筝的人》之所以能够吸引不同民族、国家的读者,撼动读者内心纤细的情感,是因为它讨论了关于人性和人性的拯救问题,这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
古人说: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而《追风筝的人》整本书贯穿全书的,也是阿米尔的救赎之路。他回到战争危机四伏的阿富汗,寻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成功解救了索拉博,再次走上了那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也因此实现了自我的灵魂救赎。
而其中,索拉博为他用弹弓打瞎了阿塞夫的眼睛,像极了多年以前,他的父亲哈桑拿起弹弓保护少年时阿米尔的样子。
最后,阿米尔带索拉博回到了美国,索拉博并不习惯美国的生活,他带他玩起了年少时常玩儿的风筝,为他去捡风筝时,他对自己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这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下,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共鸣,每个人都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契合点,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年少无知到长大成人的过程。而面对自己那些不敢直视的过去,阿米尔勇敢的直视内心,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给无数人带去了反思。
关注gong中号:梓桐读书 与您分享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