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婆镇办事完毕,来到南山镇吃包粿。
四年前,刚来到宝地不久,便被“好食”的志同道合者带来这里吃包粿。
四年来我吃过揭西许多地方的包粿,每家包粿也各有其特色,但吃不厌的,独此一家。
包粿(包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主要做法相当简单:用比巴掌略大的方形粿皮,把事先制作好的粿馅,如豆干,酸菜,南瓜,萝卜,菜豆等等包起来,一般是豆干配一个菜,包好之后仍是方形,约有半巴掌大小。粿皮的厚薄,韧性,大小以及配料的种类,炒法决定了包粿的口感和味道。
表面上看来,这班包粿最大的特色在于使用传统柴火灶台。巨大的锅鼎放置于柴火之上,锅鼎之上放置蒸屉,木头所蕴藏的热量,通过烈火释放,传导给锅鼎里的水,再由水蒸气传导到蒸屉里,把粿浆蒸熟。
最好在微微雨中,来这里吃包粿。此时凄清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柴火气味,屋檐水滴声和着柴火的噼啪,衬托周遭寂寥。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仿佛置身于江南乡野,忘却世事繁复,手中那一个小小包粿,此刻变得纯粹、珍贵、美味。
除了柴火灶这个很直观的特色,这班包粿还蕴藏着更为内在的特色:潮客结合。
老板娘是土生土长得塔头人,属于潮汕片区,她的丈夫是则是南山人,属于客家片区。在制作包粿的分工中,老板娘负责炊粿和包馅,而她的丈夫负责粿馅的制作。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做的每一个包粿,其实都蕴含着潮汕和客家各自对饮食的独特理解,是潮汕和客家饮食观念冲突、妥协、包容、融合的结果,是潮客各自有所取舍之后的结晶,是包粿界美丽的混血儿。
揭西的潮汕片区也有做包粿的,然而通常做得很一般,难以下咽。纯客家的包粿虽然做得不错,却终究达不到吃不厌的地步。
而这一家,也许因为是潮客结合,它的包粿,既传承了客家的底蕴,又有适合潮人口味的改良,吃不厌的缘由,大抵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