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读完《推拿》,立刻开始读这本书,读这本书,是因为简友馮菇凉的《寻找张展》的书评,再加上名字和我大侄的姓名接近,然后我就读了。
读完很是郁闷,全书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讲故事,主题就是在阐述父母,或者说师长,应该如何与子女沟通的问题。深层挖掘其实涉及到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就是社会中如何进行代际沟通和交流的问题。这个代际交流,不限于父母和子女,更是这个时代的不同年代的人群之间如何进行代际沟通和交流的问题。
我念大学的时候,就有人曾经说80年代是垮掉的一代,后来又说90年代是垮掉的一代,后来我发现了,所有成长起来的老一辈人,看下一代人的时候,总觉得他们不如自己,实际上凡是能说出来这个“垮掉的一代”命题的人群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一代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相应的,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人的特点,正所谓应运而生。拿老眼光来看新时代的人怎么会融合呢?
书里的张展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孩子,可是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和市侩的父母产生了龃龉,在他成长的路上,书里更多的是描绘了父母的市侩,老师的麻木,所以一直就和张展存在沟通的不畅的问题。随着张展的父亲的故事脉络,最终又宣扬了一个主题,就是人到底应该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问题。
书里面“我”的儿子申一申其实是最健康的一类人群的代表,他们善于沟通,能正确认识自己,还能表达自己。所以他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你要想让别人了解你,你首先要会表达自己。
借着申一申的话,其实我们也能看出来张展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他从来没有和父母进行过沟通,当然小孩子也不会沟通。经历了那样的童年之后,造成了他整个性格上的一种自闭。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我”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一直没有搞懂“我”是真的作者的存在还是只是书里的一个人物形象。
如果“我”只是一个人物形象的话,但是书里又经常引用作者写过的一本书名,因为是微信读书,所以居然自动生成了链接,因为这个,可见“我”就是一个真实的“我”。但是根据故事的展开来看,又不可能是作者自己,这着实是一件让人很费解的事情。
我宁愿相信这只是一个书中的人物形象而已。因为整个书里面“我”这个形象是最让人“恶心”一个形象。
在书里,表面上是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可以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母亲形象。但实际上随着寻找张展故事的深入,“我”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实是,“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而且“我”还偷看儿子的日记。在整个寻找张展的故事情节发展中,“我”充当的角色就是一个有超强猎奇意识的一个作家。
就这两个情节,就已经让“我”无比可憎了。“我”的寻找张展根本就不是一种母性的关怀,而只是一种好奇心使然。而且整个关于张展的故事都是“我”的意淫。
关于张展的所有的一些标签,实际上都是“我”的解读。虽然儿子一再告诫“我”,你没有看到的事情,不要下结论。但是“我”依然孜孜不倦的给张展贴标签。
最后整个下部张展的书信随着email的消失,让我们再一次产生了张展的故事只是“我”的又一次意淫而已。
“张展”们的悲剧实际上就是这一类人造成的。他们习惯于想象,习惯于从冰山一角去想象无穷无尽的看不见的东西。然后把假想当成现实,给一个又一个“张展”贴上标签。
可恶,然而……
所以,斩杀这一类人,不给这一类人存在的机会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敢于表达自己。
所以,你要想让别人理解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给具有想象力的人机会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