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2017年之前问你:你知道……嘻哈吗?
估计大部分人都是黑人问号,嘻哈是什么?
“哦哦哦我知道,凤凰传奇里面那个男的”,并且向你丢了一套药药煎饼果子。
作为一个嘻哈爱好者,怎么都想不到,在中国,嘻哈可以在今天取得那么多的关注度。
想起刚进大学的时候,看到有个社团叫做“街头文化交流协会”,他们在招新文案里面写了,
“…我们这里有dancer,有raper…欢迎大家加入街协。”
等等,有raper(强奸犯)还得了?
就连“相对权威”都把raper和rapper(说唱艺人)搞混,更别说普罗大众了。
那么《有嘻哈》为什么能火起来,接下来就尝试使用产品的思维角度加上一点个人的理解,来解读一下其背后的原因(顺便普及一下嘻哈,增加一下大家的谈资)。
首先是产品本身
产品有一种定义是,
“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从文化层面上说,嘻哈文化定位在哪里呢?
追其根源,嘻哈发源于美国贫民区的街头,于是其文化内涵天生包含着drug、sex和crime等社会阴暗部分,因此在嘻哈爱好者中有一种所谓“共识”——中国并没有嘻哈文化的土壤。“没hood没种族冲突没警民冲突没毒品问题,你嘻谁的哈?音乐可以抄,文化可抄不来”,我的一位朋友曾在朋友圈吐槽,诚然,和谐社会嘛。但是嘻哈文化从传入中国的一开始,就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了,中文说唱的主题多是着眼于友情、亲情、爱情、人生感悟、生活经历、城市发展等等,题材多数贴近社会现状,并没有照搬美国的那套,但是都反映了人性和价值观。
而《有嘻哈》的定位,则感觉没有那么深层次的东西了。更像是以嘻哈这个小众文化作为卖点,rap battle的竞技模式对于观众的新鲜感,再加上鲜肉吴亦凡、张震岳、潘玮柏MC Hotdog自带流量,使得其能在众多的选秀综艺中杀出重围,造成话题。
那么其针对的用户,就由嘻哈文化所面对的小众群体,扩大到了:
①嘻哈爱好者;
②综艺节目爱好者;
③明星制作人自带粉丝;
④最后形成话题带动的吃瓜群众;
一下就由小众产品定位转变为大众产品,其受众范围的扩大为《有嘻哈》的走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那么这些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呢?
相较于嘻哈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和对抗,引发听者对于创作人所阐述的现象和价值观的思考,《有嘻哈》所表现出来的则完全是互联网时代下的entertainment了。嘻哈爱好者想看看中国有没有嘻哈;综艺节目爱好者想看节目怎么嘻哈;粉丝想看自家偶像怎么freestyle;吃瓜群众想追一下潮流以免明天上班同事讨论的时候插不上嘴。
最值得称道的是制作团队对于场景的把控
移动时代,观众不单单是一个内容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一个内容的生产者。《有嘻哈》通过造话题造热点引爆社交网络,同时用户在收看的过程中也一边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话题,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推动了产品的生命进程走向巅峰。
同时每一期节目,都会产生8-10个短视频片段,通过各个社交网站和视频网站传播,这也满足了用户的碎片化需求。每期节目过后,也会放出各种周边花絮采访等短视频,持续吸引用户。一方面节目组需要保持热度,另一方面,选手也会利用直播的形式,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两方都是互利共赢,可以说是综艺节目的营销案例了。
一通分析下来,却不得不得出一个有点悲伤的结论:
根本没有嘻哈什么事嘛
有的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综艺节目新玩法的体现,如何精确定位受众,如何触碰他们的G点,如何结合多种手段使内容传递到用户。
换而言之,去年火了民谣,今年火了嘻哈,那么明年可能火的会是街舞,会是爵士,甚至是《中国有广场舞》,有什么只是一个载体,玩法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另一方面,《有嘻哈》的火爆,给中国嘻哈带来了从所未有的关注度,嘻哈被人们认识,创作者们得到了曝光,那么他们的生存环境可能会变得更好(毕竟在中国玩音乐的大多不富裕,特别是嘻哈这种街头文化),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获得大众的认可,那么就有了产业链形成的基础。
这对于中国嘻哈是一次机会,甚至对于其他亚文化也是一次机会。相信随着社会进步开放(但愿),人们对于亚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整个产业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到时候,嘻哈产品化社会才会买单。
不过现在而言可能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