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一篇文章是有哪些有趣的哲学入门书籍?,文章结尾提到叔本华的两本书《叔本华美学随笔》和《人生的智慧》。有文章已经提到了《叔本华美学随笔》中的论思考和论阅读。在韦启昌老师翻译的书中,个人最喜欢的是《叔本华美学随笔》,然后是《人生的智慧》,今天来简单聊一聊《人生的智慧》。和前面的目的一样,建议大家读一读原书。
在本文的链接中,《人生的智慧》的链接直接指向多看书城,这本书目前售价是2.99元也不贵,但是却能带来很多的收获。在阅读技巧方面,以后有机会来聊一聊,怎么样借助一些工具快速地做笔记。当然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无论是在豆瓣、知乎上都有很多。如果要分享,也仅仅限于现有的工具和方法。
本书基本概况如下:
- 评价:五星。仅为个人意见。
- 次数:建议多次阅读。
- 第一次阅读和第二次阅读会有明显的差异。
- 一年中不同季节阅读会有新的感受。
- 不同的人生阶段去阅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会有不同感受。
- 如果吸收书中的建议做了某些事情,做事情前和做事情后的领会也会不一样。
- 频率:阅读频率不需太频繁,比如这个月读了一次,压下来,过一段时间再去读。
- 章节:第五章的建议与格言尤为精彩。
以上的阅读评价、次数、频率同样适用于前面提到的《叔本华美学随笔》。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统计了一些《人生的智慧》所做的笔记,纯文字字数22939字。本文摘录建议与格言中的一些句子。
一、认清生命总体发展脉络
参与修建一座建筑物的工人,并不会知道这座建筑物的总体规划;或者,他们不会在心里时刻记住这一规划。同样,一个人在度过生命中每一小时、每一天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总体生命进程及其特征也不甚了解。
这里体现在我们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如果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工作部分,或者在心流状态下,那么对于自身总体的生命进程及其特征不甚了解。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建议到:
一个人的个性越独特、越具价值和意义,那么,他就越有必要不时地认清自己生命总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自己的计划,这对他大有好处。
也就是说,当我们专心致志投入到一项工作,是以能够认清自己生命总体发展的大招脉络和了解自己计划的情况下进行时,会大有好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应该怎么做呢?
他应该要踏上“认识自己”的第一步,亦即了解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这些对于他的幸福而言是至为重要的东西;然后,对于何者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置必须心中有数。
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知道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以及除了最重要的事情之外,还有什么是重要的,至少要列出的前几项。
同时,他也应该大致上明白自己应该从事何种职业、需要扮演何种角色以及自己与这一世界的关系。
通俗地将,就是要找出自己应当适合怎样的工作,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是怎样给自己定位的,这对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而要完成这样的转变, 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自己,从操作手段上来说,可以从认识自己的时间、认识自己的行为入手。
二、具体行动建议
行动建议一:认识自己的时间,也就是是做时间记录。
假设一个人活到95岁,那么也就是34675天,83万2200小时,其中有30%的时间,即24万9660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而剩下的时间除去必要的时间,可以利用的时间是有限。而一个人如何使用时间,直接就决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当然,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得要落地。前面有一篇文章是时间记录相关教程:TimeMeter,Itimelog,这是我在2013年年底和2014年年中分享的时间记录课程。如果看过《把时间当作朋友》《奇特的一生》《卓有成效的管理》等书籍,也一直在做时间记录,但是没有完全坚持下来的朋友,强烈建议用4~5个小时的时间把两次课程的视频看一下,这两次课程有绝对落地的方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会把第二次课程的76页文档进行梳理,发布成系列文章。当然,除非是理论有重大的变化,否则大家还是花点时间看一看视频和里面视频与视频内容一样的文档吧。
行动建议二:认识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多写作。
写作某种程度上是认识自己。这里的写作,值得是《叔本华美学随笔》中提到的自动自发的写作,也包含蒙田、爱默生等人的随笔写作,是阐述自己的思想,并对比前后的变化。在(个人大数据)[http://www.jianshu.com/p/41834b041346]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部分就是写作。如果你可以把自己在各种情况下的思想都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对比,这就是一个数据的维度,2014年11月底,在深圳DGS俱乐部分享的时候,就有提到个人大数据不仅仅包含数字方面的,也包含文字方面的。如果一个人一年记录了100万文字,那么对于了解自身必然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一个人具备非凡的个性,那么,对自己的生命计划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够比任何一切都更有效地增强自己的勇气,振作、鼓足信心,激励自己行动起来,避免走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