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习工作开始,我看的资讯大部分是和工作相关的互联网、职业技能知识,或者是和身心灵成长、个人管理相关的书籍,最近我总是在想,除了我已熟知的世界,未知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偶然读到范海涛写的《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无疑帮我打开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口。看到范海涛写超现实主义的美国校园生活、与来自全球各地年轻人进行深度交流的故事时,我经常都被她走心流畅的文字所打动,她活出了我想要的人生。
一、学做“世界公民”
“一个人,可以为了拍摄一部电影,在世界的一个贫困角落里隐居半年,然后做成影像去传达给全世界。这个村庄的困境和特殊的状态就这样因为他的努力被传递出来。从影片里,你可以看出一种不急不躁的踏实态度,以及导演关怀人类的‘世界主义’精神缓缓地在镜头里流动着。”
全书最触动我的一个故事就是《学做“世界公民”,用梦想撬动世界》章节中,范海涛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一个独立电影人纪录片的作品播放会时听到的故事。
有个叫奥迪多·阿多米·莱舍的年轻导演为了拍一部让更多人关心了解聋哑人的影片,去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聋人群体以色列艾尔赛部落呆了半年多,每天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吃得也特别简单。他说要拍出一部像样的片子,他必须要成为聋哑人的朋友,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了和聋哑人交流,在拍摄之前他还花了好几个月学习以色列手语。
导演说:“其实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家以为我们只能用语言去对话才能理解对方的意思。但是事实证明,交流的基础是人们的真情实感……我在聋人之间,见证了毫无缝隙的默契,那才是心灵之间的真正交流。今后,我会带着这部作品去参加各种展映会、电影节,如果我的影片能引起更多人注意这些在地球上原本不被关注的人们就好了。如果看了电影,一些有财力的人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读到范海涛说在哥伦比亚大学遇到太多这种专心做自己、热爱世界并耐心地为世界的微小改变而努力的“世界主义者”,让我不禁反观自己所遇见的世界。我从大二开始接触NGO起也碰到过一些很纯粹做公益的人,但这些人在我见过的人里还是占很少的比例。所以,我看到范海涛用“太多”这个形容词时,第一我很想去感受一下处在那种环境下是什么滋味,第二我在反思自己接触到圈子还很狭窄。
我想起曾接触过的剑桥博士孙一帆和牛津硕士姚松乔,她们在分享海外留学经历时,谈到去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去肯尼亚做义工、众筹去南极科考等等经历时语气平稳,眼神传递出一种博爱的光芒。她们说自己的同学会经常参与这些跨文化的公益活动时,我想起自己大学时去支教被周围人夸奖时的不自在感,这在国外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吧。
如果我们能够多想想怎么为有需要的人付出,我们就不会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纯粹地做一件事,我们就不会浮躁地和别人作比较;如果我们的教育里能有更多人性关怀的倡导、世界主义精神的熏陶,我们的胸怀眼界也会变得更宽广。
二、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也许是因为被抛进了如同黑暗般的孤独里,如同少年派被抛进了无际的大海,这和人生的终极体验相似。人们被推进了这种状态中,对一切充满敬畏。”
第一次独自在海外生活的范海涛说,出国留学这件事在外人眼里永远都是“看上去很美”,但是,只有真正经历这个过程才知道其中饱含多少艰辛。生活上,你可能会遭遇很多意外,比如范海涛就在暑假回国时突然接到房东的邮件要求她提前回纽约搬家,当时她不仅自己人肉手动搬家搬了七八次,还和房东往来了40封邮件才要回自己当初付的一个月租房押金;心理上,面对身边优秀基因的大聚集,你可能会常常感到自己知识体系的短板,陷入到孤独和失望的情绪里,比如范海涛听到同学们在课堂上不亦乐乎地讨论“黑人在美国和德国的种族认同有什么不同?”时,对这个领域的知识一片空白的她觉得自己在课堂上仿佛是一个多余的人。
有一次,老师要求她用卡夫卡式的方法写5个人物的长篇口述历史作品,每个人15到20页左右,这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范海涛来说难得堪比登天。她找老师恳请降低作业难度无果后,受不了长期积压的压力地哭了。后来她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拿着笔圈圈写写,闷头阅读《变形记》,在一年半的时间无数次修改作品。当最终100多页的英文论文装订成册时,范海涛说自己有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她战胜了原来那个充满畏惧的自己。
深夜看《磨难让你跨越那个感觉不好的自己》这个章节的故事时,我的内心涌起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也和范海涛一样害怕变成一个平淡的灵魂,比起面对充满挑战的困难,我更害怕自己过日复一日没有成长的生活。
“在美国留学的每一天,似乎都是从对自己感觉不好开始的。”回想起自己成长最快的时候也是每天都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比如刚开始接触一个新部门的工作时,会害怕自己跟不上别人的脚步。那种焦虑感会鞭策着你每天主动熬夜学习,因为你不想落后。在陌生的新环境中,人也很容易被激发出潜力,因为无路可退只能全力以赴。
如果在现在工作学习领域中,你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人,那证明你很危险,因为你已经处在舒适圈里。每天都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碾压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永远有值得你学习的人。就像有人说“你的未来,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放下所学的知识并随时随地重新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
三、做一个勇于尝试的人
“而人生最大的乐趣,无非就是勇于尝试,勇于突围,勇于主动选择不过一种食之无味的生活。"
30岁后的范海涛放下了蓝狮子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的荣誉,放下了和李开复合著《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的光环,放下了财经记者光鲜稳定的工作,只身前往美国攻读从来没有中国人获得学位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位,这般勇气是我钦佩的;在高强度学习压力之下不放弃自己的坚韧是我要学习的;而对于同样喜爱写作的我来说,最打动我的是范海涛花费很多心思把在美国留学的很多细节故事写下来记录成一本书。
“不勇敢无以致青春”
“我辞去带着光环的工作,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自我摧残的过程,带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来到这片土地,遭遇重创、体验绝望,然后带着一颗婴儿般的心上路。我回归了自己,也懂得了谦卑。”
哥伦比亚文学写作课的老师杰瑞会布置很多涉及“解放天性”的写作作业,例如“写一个你偷听到的对话”、“写一个你从未告诉他人的人生秘密”这样的题材,这些内容好像是在让我们去更深层次地探寻自我。
从小标题、到章节引导语、再到对故事的解读,读完范海涛的文字,我有种想去哥伦比亚大学念一下我通过她才第一次听说的口述历史专业的冲动。看书过程中,我也在反思为什么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文字很单薄,原因一是自己没有像范海涛一样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经历,原因二是自己写作技能的训练还远远不够。
范海涛坚定去美国念书的想法是在写作《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时,面对着一个在美国有30年生活经验的科技精英,一种深刻的感觉告诉她,美国,她必须去。我猜,很有可能会有人因为看了范海涛的书而坚定去国外念书的想法,因为骨子里我们都想做一个勇于尝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