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鱼羊野史》不是野史,和上次一样,此三毛也不是彼三毛。这仅是那位看似不怎么着调的高晓松给他写的这本书起了个看似不怎么着调的名字而已。本书里确实有和历史相关的部分,但绝不是野史,请放心阅读。这本书的出处其实是来自于高晓松本人的一档脱口秀节目,叫《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我估计当年的收视率还不错,然后大哥灵机一动还想凭借这节目的火热程度再度发笔小财,于是就把脱口秀转换成了文字形式,就成了现在我手里的这本《鱼羊野史》系列丛书。
在写书评之前,我很想就高晓松这个人发表一下言论。其实最开始知道他并不是因为他作词作曲吹拉弹唱之类的文艺事儿,也不是什么电视节目,而是他当年酒驾然后蹲了半年班房,再后来的了解就是他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儿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小闺女,但就他本人的长相吧~好吧,此处省略一万字。但后来他好像还是离了婚,这些说白了都是八卦,没点正经东西。直到去年,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他的一档节目,并不是这个《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而是另一档叫《晓说》的栏目,也是他畅所欲言随心所欲的侃大山,想到一个主题就能说几集,比如红楼梦、金瓶梅、欧洲发展史等等吧。但从那时起,我对这个男人就开始路转粉了,可以说是喜爱有加,然后就发现了他的这套书。
说一个男人很会聊,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一张嘴就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有见地的,太粗糙的话可能也不太会说。另一种是虽然聊的不怎么高深但还是能上天入地的和你白话一通,反正你说什么他都能接得住,显然第二种人我们生活中更常见。而第二种情况又分了三种类型,第一类说的都是正经话,没有任何听着胡诌叭咧的成分在,总之就是健谈。第二类就是看似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神吹海哨,这种人看似侃侃而谈但你仔细琢磨吧,没几句在点儿上的,有用的东西也不多,反正你很少能有所收获,你细品。第三类则是貌似不怎么着调的正儿八经,这种聊天方式好像有些吃亏,印象分也不会太高,这类人说话很可能会略带粗糙有些浮夸有些演绎,但是它经得住推敲也值得思考,关键是所言属实,只是看上去没那么靠谱而已。高晓松呢,我觉得他就属于最后这类型的男人,长相就觉得不太正经,披头散发胡子拉碴还老拿把扇子摇头晃脑,说话方式也是欠考究,你听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就知道“矮大紧”,就是“高小松”的反义,我第一次听到他这笔名内心就会意一笑,心想没文化真可怕。但是听完他节目的第一期我就马上对他改观了,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我不能说他是学识渊博吧,尽管人家家里都是院士,父母都是高知,自己也出品于清华,但就他那个外在形象也确实不能勉强我把他和学识渊博的学究儿形象联系到一起,但,见多识广这四个字他是当之无愧,一点也不牵强。
再说回他的这本书,《鱼羊野史》一共是六本,它是按天索骥,把世界上每天发生过的事件挑挑拣拣,拣出他感兴趣的两三件事儿聊聊。比如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资治通鉴》编成,阿童木的生日。1月2日,废除文言文,“汉城”改名“首尔”。一本书是两个月的历史事件,六本书就正好是一年的。说是历史,但实际上这又与人家专门考据分析立论的“高大上”的历史学问有所不同,他写的这书无关门类,无关派别,包含了政治军事科教文娱天文地理甚至古董迷信,总而言之,就是你想要的这书里大部分都没有,但他说的你还真不一定都知道。用他的话讲就是杂七杂八,信马由缰,点到为止,一些事件再配上个人的小小观点。对于高晓松的文笔,我觉得谈不上好与不好吧,都是大白话,有的观点还是挺清奇的,我也很喜欢,非要为他的文笔做个点评的话,那应该是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下面我就从他感兴趣的事件里挑几件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聊聊。
1961年1月8日,阿尔及利亚独立。1830年法国殖民者入侵阿尔及利亚,1905年法军占领撒哈拉地区以后,阿尔及利亚全部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把阿尔及利亚作为它的"行省",大量移民。一个多世纪以来,阿尔及利亚人民一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着英勇的斗争,但都失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性的反殖民统治的风暴中,阿尔及利亚一批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出身的爱国志士建立了"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后来的民族解放阵线),开始把分散的游击队和游击小组联合起来,建立新的游击队(后来的民族解放军),并伺机发动武装起义,通过长达七年半的游击战争,终于夺回了失去近百年的独立与自由。事儿就是这么挺好的一件事儿,但它同时也遗留下来了很多问题,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当年阿尔及利亚被做殖民地,涌入了大批的移民者,现在阿尔及利亚独立了也就不是法国的地方了,那当年移民的人怎么办,这就成了问题。在阿尔及利亚生活的这一百万法国人,别管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人家说我们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你总不能拦着吧,还有一部分阿尔及利亚人,人家觉得我们虽然现在独立了但我们还是想当法国人所以我们也要回到法国去,这你也不能拦着。高晓松说人民有用脚决定自己在哪儿生活的权利,我认为这个说的很对,人生而平等,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我们有权决定今后要怎么生活。所以在阿尔及利亚生活过的法国人和部分阿尔及利亚本土人士大批量的回归法国,多达百万,这也是现在法国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法国人管他们叫“黑脚”。这是什么,这是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种族歧视。就像白人歧视黑人,就连本是同根生的部分台湾同胞也会排斥大陆兄弟一样。他在书上这样写道,这就是人的问题,人总要出现一些阶级啊歧视等问题,有种族的时候就歧视种族,没种族的时候就歧视自己人。这话说的真真一点毛病没有,不都说了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团体战的时候就战团体,没团体战的时候就内战,总之人就是斗来斗去,在斗争中生存下来的。我想起不久前和老姚的聊天,她说了一个叫“香仨臭俩”的定律,意思是说在几人为伍的时候,比如说五个人,其中三个人的关系很好,那其余的两个人大概率会自动报团儿,其实这两人也不一定多情投意合,只是因为那三个人关系好而已。这个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意思,我们在一起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相爱,只是因为你们在一起了,人啊。她的话总能在不经意间带给我惊喜,你仔细想想还真就这么回事儿。高晓松呢是期待有天会消灭这种歧视和斗争,但我不是,我觉得第一不要怕,第二要接受,第三就要赢,我的意思是不能挨欺负。
1127年1月9日,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耻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耻。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1126~1127年)因而得名。你听这些名字起的你就能想象那年的北宋发生了多不好的事情。其实输不重要,灭个国也还好,毕竟朝代更替是发展趋势人为也阻挡不了,但是受辱这事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而且还是奇耻大辱。战争的过程我不想多说,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总而言之就是北宋被金灭了国。但是受辱的事儿还是要稍微说说,辱到什么份儿上呢,我们的徽钦二帝,一个太上皇,一个当朝皇帝居然被掳走了,居然还成了人家的奴隶,其实这也还能说的过去,毕竟战争是男人的事儿,愿赌服输。可是被掳走的又何止这两男人,除了两个皇帝、皇子之外几个人,三千多的后宫女人包括皇后、嫔妃、宫女等都被掳走了,皇城竟成了一座空城。这些女人在蛮夷之地发生了什么成年人都懂,行,谁让你们入了皇城呢,能享齐人之福也得能受非人之苦,这都是命。可是蛮夷人除了要皇帝要皇城里的女人还要很多很多的钱,钱不够还是要用女人去抵,最后连歌女官女几千人也赔进去了。看到这我就很气愤了,当然高先生也表示了他愤愤的情绪。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你当皇帝的倒是给人留个能唱歌的地儿啊,自己的妻女都保护不了,最后还把人唱歌的姑娘拿过去抵债也好意思。还有什么红颜祸水之类的话,那还不是你好色,祸祸你也是应该,还真别叫屈。嗯,作为女人我本能的还是要为女人说话,有点偏激也请谅解。再说回这个靖康耻上,书上说靖康之变导致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走向完全发生了转变,从本来有可能缔造文艺复兴甚至有可能缔造资本主义让这个国家向强盛发展,转到了越来越弱、被外族不停的侵略,然后不停的走向恶性循环,因为挨打所以落后,因为落后又要挨打。我就在琢磨,怎么能走出这个怪圈,因为被欺负所以软弱,因为软弱所以被欺负,因为别人不爱你你就要自暴自弃,因为自暴自弃所以没人爱。这么看来,那答案就只有一个,就是挨次打就要迫使自己进步,被欺负就要迫使自己强大,不被爱就要强迫自己变的更好。其实,人都是有奴役性的,不到那个份儿上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自觉成长,有自觉自愿改变和努力的人,那些人通常都很强大很有作为,而被动成长的人也还好,能吃一堑长一智也还算聪明,就怕那个经历一次挫折和打压就此一蹶不振的人,自己还不会反思,最后就只剩把自己逼向绝路这一条路了。拍皮球都见过吧,你是愿意当被人拍一下就破的球还是愿意当被拍一下弹得更高的球,自己选择。在这篇里高先生还提到了皇后的地位问题,因为皇后虽然不幸被虏了但最后还是以死明节,他很感慨。乾坤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乾就是指皇帝,坤就是皇后,他说中国其实从来都没出现过一夫多妻制,这我就有点卡壳儿,然后他说曾经出现过的叫一夫一妻多妾多婢制,哦,想想还真是这样,皇后就是母仪天下,皇帝是君临天下,所以皇后的地位就显而易见了。所以,妻就是妻,别管外面小花再多那都不可与妻相提并论,因为从古至今从皇家到贫民一夫也只能有一妻,剩下的都是妾婢奴,自然和妻不是一个地位的,所以我觉得女人这辈子可以不找男人,但如果要找男人就一定要当妻,人生一世不能做让自己掉价的事。看到这儿我就忽然就想起了那句话,自己都笑了,叫,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乍一听当妻子的很没有地位,连妾和偷都比不上,但仔细想想这句话,其实说的压根不是什么妻妾的事儿,而是人欲。可能我换句话说大家更能接受,饭是别人家的香,东西是别人家的好。如果理解的还不透彻那我就再引用下陈奕迅一首经典歌曲《红玫瑰》中的一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所以,不是妻不如妾,而是妻战胜不了人欲。
1971年1月10日,Coco Chanel(可可·香奈儿)去世。对于香奈儿姑娘们都不会陌生,尽管到现在为止我还不曾拥有任何一款香奈儿的产品。Coco Chanel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美女,她是“巴漂”的优秀代表,和“北漂”同义,估计也是“巴漂”里混的最好的了,巴就是巴黎。年轻时的Coco Chanel倾国倾城,唱歌也很好听,然后就去酒吧卖唱,是不是成了当时的明星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很多优秀的英年才俊都为之倾倒,有富商也有军官。Coco Chanel发现自己不但歌唱的好,而且对时尚这件事也很在行于是就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当然我相信其中一定少不了各路大神的帮助,这是我的揣测。她一生有过很多次爱情,但是最终自己终身未嫁,然后孤独的老去了。我觉得老天也是很公平,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在年轻的时候尽情绽放,肆无忌惮的释放所有炙热的东西,爱你所有想爱的人,他们都曾经属于过你,但当你老去的时候很可能只剩孤寂。你也可以选择拥有一段平凡的婚姻,但这就要舍弃那些绽放的爱情,最后儿孙满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最后就算挫骨扬灰装进小盒子了还是会有人来看你。我觉得Coco Chanel这一生走的挺好,尽管可能依附过男人但最终成就了自己,男人只是过程自己才是结局,这就很高阶了。我不能说她是女人的典范吧,因为她的路并不是寻常路,但我觉得倒是可以引起一些女人的思考,有的女人也依附于男人,但最终完全失去了自我,完全变成了别人的附属品,谨言慎行谨小慎微,随着美貌不在和日渐衰老的容颜开始变得惶惶不可终日。我猜她们从来没有想过究竟谁是过程谁是结局这样的问题,如果早点幡然醒悟也不会有怕被丢弃的过程和已被抛弃的结局了。所以,女人都爱她,男人都恨她,你去问,哪个女人不想要香奈儿的东西,但只要女人一提香奈儿大多数男人都会头疼。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老姚总说她最爱徐志摩,说徐志摩的诗多好多好,可我听她念叨来念叨去也就还是那首《再别康桥》,觉得很好笑。我对徐志摩的最初了解是源于那本《林徽因传》,我知道他是林徽因曾经深爱的人,但最后俩人也没能走到一起,林徽因最后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也算是天作之合。徐志摩这一生被无数女性追捧,情感经历也非常丰富,张幼仪作为原配尽管俩人离了婚,但张幼仪还是爱了他一生,再无婚姻。他爱林徽因爱的坐上了那架死亡飞机,英年早逝,林徽因爱他,一直把飞机残骸挂在卧室床头以表追思。他爱陆小曼倾尽所有,成全陆小曼大交际花的挥金如土。凌淑华爱他,爱到因爱生妒,连他生前最后的日记手稿都不肯与林徽因分享。高晓松说,徐志摩是情种不是流氓,我很认可。我分析了一下情种和流氓的区别,情种是很会爱很懂爱的人,虽然爱的很多但是爱的很真,不是因为某种目的的爱你,比如金钱和肉体,他爱的就是你这个人,好的,不好的。而流氓和情种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爱都不是真爱,也不配叫爱,叫欲更合适一些,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不负责任的以爱的名义和你纠缠,这样的流氓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打压,但是情种还是要予以稍微的宽容,毕竟那是真情,这也仅是我个人观点。
1431年1月19日,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其实郑和下西洋到底干嘛去了我一点也不关心,是受朱棣命令找朱允炆还是把明朝发扬光大都不是我感兴趣的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郑和在多次航海的船上发明了麻将,真假就不得而知了。书上说,因为当时郑和船上带了大量的财宝,无数的钱,所以麻将里才会有一万、二万、三万那么多钱的牌名。然后麻将又分一饼二饼,因为郑和舰队是木船,不能生火,所以还带了很多饼当军粮。出海的时候他们没事儿干就钓鱼,所以一条二条就诞生了。出海难免遇见海风,所以东南西北风都出来了。你看麻将这么伟大的发明就是郑和舰队在海上实在无聊才发明出来的,是不是很有意思。对于麻将,以我多年牌场上的心得体会来讲,首先就是你不能怕输,一怕整个气场和牌风就会不对劲,你还别不信,越怕越输,越输越怕,又是个恶心循环,最后就只能告别麻坛了。我觉得自己是个挺神叨的人吧,总是会相信什么三尺以上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天道有轮回,还有强大的意念会改变事物发展等等吧,甚至现在红衣姐姐叫久了,我觉得她也许真的在。你说我神叨也好说我神经也罢,我不在乎,因为我觉得这种想法只会让我别做坏事和不要害怕,我认为只要没有恶念就都不是什么问题。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去世。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丘吉尔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他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代表了绵延数百年的英国贵族最后的荣耀。关于丘吉尔我就介绍这么多,因为我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位领袖身上,我是对高晓松评论丘吉尔的一些内容很感兴趣。丘吉尔是真的带领人民打了胜仗的,却在老年的选举中败给了工党,一个叫爱德礼,比他小很多的人,这给当时很多民主国家上了一课。丘吉尔虽然被选下去了,但他还不服输,到了晚年的时候他违背了自己年轻时候发表的“老人不该当政”的言论又去参选执政。高先生说,实际上大家都这样,每个人年轻时候说这说那的一堆事儿,到老的时候自己都给吃回去了,要不就是记忆力不好全忘了。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和老姚的聊天对话,是关于养老的问题。老姚说,现在都一个孩子负担那么重,以后老了我动不了了肯定是要去养老院的,不给你添麻烦。我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得了吧到时候你就不这么说了,要是给你送养老院你不委屈死了。老姚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一定会去的,把我这房子租出去再加上我的退休金让我住好点就行了,我一笑了之。这周,老姚腿部略感不适,自己叨叨我是不是肌肉萎缩快动不了了,我坏笑的说那我给你送养老院吧。不去!这俩字和我说给她送养老院简直无缝连接,我哈哈大笑,别说年轻时候说的话老了会给吃回去,就是一俩月前说的话现在就不算数了。所以,我觉得人啊别管年轻还是老了,话都不能说满都不能说的太绝对,因为你不在那个处境就没法判定自己那时那刻的真实想法,你只能确定现在自己怎么想,但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变。对于养老院这个事,以我现在的想法,我觉得这是个挺委屈的事儿吧,毕竟不是自己家还有种被丢弃的感觉,但等我老了没准就想开了,这谁又说的好呢。
1841年1月27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书上讲的并非鸦片战争正史,而是一件和鸦片战争有关的小事件。说当时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在英国议会里爆发了巨大的争论。其中一个激烈的辩论就是说,中国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因为当时中国的GDP远超英国位列世界第一,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为什么要贸然和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打仗,咱行吗。那时候通信各方面都不是很发达,没有人知道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在这时候站出来一个议员,力排众议,舌战群儒,坚定的告诉大家我们不仅能开战而且我们一定能打败中国。为什么呢,因为他来过中国。当年,也就是1793年,英国使团第一次来华,使者是名叫马嘎尔尼的公爵,在当时见皇帝是一定要三拜九叩且双膝跪地的,但英国使团坚决不同意,因为人家也是有习俗和尊严的,说最多只能单膝跪不能双膝,就为这跟当时的礼部吵了半年多。直到最后礼部退让,说可以趁皇帝北狩在路上的时候单膝跪,我们的礼节里专门有这一项。最后马嘎尔尼在乾隆北狩路上觐见了一下,行了个单膝跪地礼。就在这个英国使团里有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也不是马嘎尔尼的孩子,也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年纪还很小。由于小孩子学语言都很快,使团见不到乾隆就一直待在北京,这小孩儿就一直在大街上和别人聊天,学会了中文。于是在觐见乾隆的时候,小孩儿就在旁边说了两句话,甚至快当了翻译。乾隆见了特别高兴,这都会说中国话了,传说还把这个小孩抱到大腿上而且还赏赐了很多东西。这个小孩就是后来舌战群儒要打中国的那个议员。他在议会上说,当时我跟着使团去过中国,就因为下跪的事件我了解了中国。凡是逼着别人下跪的国家,一定也很容易给别人下跪,就是这样一个虚荣的、好面子的、一个大的古老中国,我们打他肯定没问题。就因为这件事,大家相信了他,英国向中国宣战,最终不幸被他言重,鸦片战争成了中国的屈辱史,割地赔款一大堆。我觉得是这样的,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能强迫别人卑微,哪怕只是显的卑微,你能居高临下一时但绝不可能居高临下永远。在你看似洋洋得意让别人跪着的时候,就要想到有一天跪下的会是自己,刻意表现出来的强未必是真的强,看似的柔弱无骨也未必是真的好欺负,我总觉得但凡刻意必不真实。作为人,我们应该做一个不卑不亢的人,作为一个国家更要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是什么意思,就是既不自卑,也不高傲,要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最不好的就是又卑又亢,实际很卑微却又要显的很高傲,我猜这样的人生活应该不会很顺利,因为在你假高傲的时候别人会排斥你,在你真卑微的时候别人更会不遗余力的践踏你。
1948年1月30日,圣雄甘地被刺杀身亡。圣雄甘地是印度人民的偶像,印度人民的灵魂,现代印度的创立者。高先生说甘地一生可以浓缩成两句话:第一句,印度要独立,第二句,坚决非暴力。很多国家在要独立要自由的过程中被打的稀巴烂,但甘地坚决反对暴力。他带领人民上街游行示威然后挨打,他高举独立旗帜然后挨打,总之就是任凭怎么打也不还手,但就是要独立,怎么打都要独立,最后印度真就在他手里独立了,还没被打的稀碎。我觉得这可能和印度的民风也有些关系,印度人民多为教徒,教徒本身就是崇尚信仰而不是武力,他们可能宁愿双手合拾去祈祷的打仗也不愿意抄起棍棒。对我而言,坚决非暴力这话让我有了些共鸣,在我看来暴力并不是强大的表现,坚决才是,坚决是什么,坚决是一种韧性,就是不管你怎么拉怎么扯我爱故我在。对于人而言,韧性就是一种顽强的精神,踩不死打不倒。我认为这种韧性才是真正的利器,有可以击败一切的力量。
1911年2月6日,里根出生。里根是在历届美国总统里排名比较靠前的,所谓排名你们就大致理解成雄才大略排行榜吧。书上罗列了几位美国前总统的丰功伟绩,大家可以看看。华盛顿总统带领美国人民战胜了英国,迎来了国家独立;林肯总统,阻止了国家分裂打赢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带领美国走向了进步;罗斯福总统,带领美国人民打败了法西斯,把美国推向了最强盛的时代。然后就是这位里根总统,东西方冷战长达半个多世纪,全世界都笼罩在严酷的气氛下,就在这样的时候,里根总统带领美国,带领整个西方国家最终不战而胜,打垮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结束了冷战。但我这里想提的并不是他的这些丰功伟绩,而是他被刺杀的事儿。简单说就是里根去才参加活动,和工会团体代表一起吃午饭并发表讲话,离开酒店时与其他三人被约翰·欣克利用左轮手枪击中,里根被子弹击中肺部,造成严重的内出血,但之后由于抢救及时得以迅速康复。行凶者约翰·欣克利被法庭判定精神失常因而罪名不成立,被送精神病医院治疗。这也算是无妄之灾吧,总统居然也能遇见神经病,实在让人无语。但我想说的还不是这个被刺杀的过程,而是里根在被刺杀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当时有记者就问他,说美国枪支如此泛滥,连你自己都挨了一枪,你要不要考虑禁枪。随后里根就说了一句特别特别有影响的话,他说,“不是枪杀人,是人杀人”。我认为这就是领袖,这就是当领袖该有的思维,当领袖该有的通透。枪是什么,枪只是现象,人是什么,人才是本质。你禁了枪还有刀,禁了刀还有板儿砖,终归还是人的问题。其实我们生活中面对过的很多问题,包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都不是事情本身的问题,而是人。当个好领袖好领导首先就要目光如炬,透过现象能发现本质。遇到问题先要看清楚到底是事儿的事儿还是人的事儿,事儿的事儿就要解决事儿,人的事儿就要解决人,不能猴吃麻花满拧。明明是事儿的事儿你把人开了,明明是人的事儿你又觉得是事儿复杂,那最后解决问题的效果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么说吧,只会闷头做事的不是领导,那叫干事,因为领导的全称叫领导人,当领导的会看人会用人才是关键。
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刺死。和珅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大贪巨贪,贪中之贪,简直是贪官中的楷模,佼佼者。和珅贪成了什么样呢,据说当年嘉庆帝抄和珅家的时候,金银财宝富可敌国。至于富可敌国到底是多少,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吧,比较可信的史料记载就是从他家搜出了两亿两千万量白银,相当于日本数十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当时清政府整整三年的全部财政收入。但是高先生并不是对和珅贪了多少钱感兴趣,而是对和珅贪了这么多的钱乾隆居然没管感到不解,因为当时的国家税收还没有和大人一人贪的多。对于这样的疑问各有各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和珅是乾隆的孩子,还有人说和珅长的很像乾隆情窦初开时爱上的一位妃子,总而言之和大人让乾隆帝喜欢的无法自拔。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和珅是乾隆帝留给嘉庆的遗产,乾隆想当好皇帝,所以他自己不能去横征暴敛,如果乾隆自己去民间搜刮两亿两银子,那肯定就会被人骂成昏君,所以他纵容和珅去敛财,自己却坐视不理,等和珅敛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再由自己的儿子收拾他,这样自己的儿子既做了英明的君主国库充盈还不会被骂成昏君。高先生在书中表示了对第二种情况的认可。其实我也觉得第二种情况更为贴谱,只是帝王心术啊,实在让我有些望尘莫及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了。如果乾隆帝当时真就是这个心思,那我也真要为和大人感到难过。一辈子被人利用被人当枪使,所有看似的好都不是真的好,所有他能给予的宽容也不是出自于真心,不是因为喜欢你只是因为你有用,活着当工具人死了当死人不够还得当成遗产,这是多让人寒心和可悲的事情。尽管一生荣华富贵,但,虚情假意不会让人伤心么。想到这我也是觉得自己幼稚的可以,某一方面吧,君臣之间你非要求一颗真心一片赤诚,是不是痴人说梦。也许和大人知道了我的想法,也会从坟地里爬出来敲敲我的脑袋说,老子一辈子快活的要死,这可比什么真心实惠多了。哎,好吧,那我也只能说这是我的期望,我期望当年的乾隆帝是因为喜欢和珅,只是因为喜欢,然后不设下限的纵容庇佑,而不是什么帝王心术。真心和有用到底哪个更可贵,其实我也很含糊,也许在那个场景里真心最可贵,但到了另外一个场景有用才是最重要的吧。或许我应该先做个有用的人,在来讲真不真心的事。
这本书里其实还写了很多有趣的历史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比如1912年1月1日欧元开始流通,法国货币叫法郎这个我还知道,但德国货币叫马克,意大利货币叫里拉这我就不知道了,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傻子,只能说知识面太窄了。然后因为看了这本书我又买了一套《资治通鉴》,因为这本书里介绍了《资治通鉴》,书上说《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过去都是纪传体,写人的历史,这个传、那个本纪,而这个是大编年史,按年头来写的,这个在当时的作用是帮助政府告诉统治者怎么统治的书,据说毛主席也会把《资治通鉴》放在床头经常翻阅。于是我也跟风似的买了一套打算抽空好好学习一下。还有很多吧,高先生也在他的这本书里推荐了很多好看的电影和音乐还有名作家的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推荐给好奇宝宝,虽然它讲的不精细也没有多高深,但就知识面来讲是非常非常广的,尽管只是泛泛而谈。这本书完全可给好奇宝宝打开很多扇门,然后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走进哪扇门深入研究,这的确是一本拓宽知识面和思路的好书。这套书总共六册,目前我只看完了第一册,以后会间断性的看完其余五册再来书评,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