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帮助父母成为更好的生命。
——题记
如果要归纳2014暑假的关键词,“带娃”这个词可能是很多当妈妈的同事们的不二之选。平常繁忙的工作让我们很少有空暇与孩子细心相处,而暑假则是一个契机,弥补我们作为母亲的诸多遗憾。在这个暑假,大部分时候我和孩子形影不离,有疲惫、烦躁,更多的是作为母亲的满足感,甚至有时从孩子身上我能学习到很多东西,就如同《爸爸去哪儿》中的几位老爸共同的观点——孩子是天生的老师(曹格语);我们要向孩子学习,一点一点变成孩子(黄磊语)。
娃口吃了?
刚放暑假那会,我天天和娃腻在一起。因为平常陪伴的较少,心急的我巴不得把以前欠的功课全部补上,所以天天高强度地给他讲绘本故事、带他坐公交车、逛公园、逛博物馆等等。我的初衷是婆婆带孩子是隔代教养,只管吃饱穿暖,而80后的我思想肯定是先进的,要带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过多久,我们全家发现一个很震惊的现象——孩子竟然口吃了。
口吃?做父母的语言系统都正常啊!孩子暑假之前学习讲话也算顺利,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接手带孩子没多久就发生这样的现象?耐心地查阅资料,这是“由于语言敏感期阶段对新词汇的运用还不熟练,是学习语言阶段的暂时现象,也是常见现象(教育专家陈禾语)”。原来,急性子的我每天“输送”很多新词汇给孩子,加上我本身语速就快,每天像机关枪一样输送N多词汇给孩子,他不凌乱才怪!这对于一个三周岁不满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他的自身语言应急系统自然就发生了“口吃”现象。
意识到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作为母亲的失职,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期待“一口吃成个胖子”。教育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抱着立竿见影的期待肯定是要落空的。我放慢了脚步,很多事情会请孩子自己做选择,讲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是去逛超市还是公园?特别是说话的语气上,我尽量温柔、和声和气,两个月下来,孩子口吃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全家松了口气,我更是为我自己的改变庆幸。
台湾作家几米有本漫画叫《我不是完美小孩》,里面有句话我很认同:“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但你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互相容忍,辛苦坚强地活下去。”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很多方面需要学习,真心感谢孩子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这对我做妈妈、做老师都是莫大的帮助。
“臭妈妈”事件
同事R在她的空间里分享了她和女儿的一次搞笑的对话,甚是有趣。有一次他们全家开车,在车上,R就和女儿玩起了说话游戏,R要求妈妈说什么女儿跟着说什么,刚开始很顺利,后来R想和女儿开个玩笑,就说了个“臭瑶瑶”,以为女儿会跟着一起说自己的名字,哪知她女儿鬼马精灵,接了个“臭妈妈”,R觉得好气又好笑,我猜更多的,是对她女儿应变能力的一种自豪吧!
于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也和儿子玩起了这个游戏。同样的开始很顺利,当我说“臭文文”时,该娃毫不犹豫接了句“臭文文”,我直接就崩溃了——要知道儿子比R的女儿整整大6个月,应变能力怎会如此差!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儿子,你到底是情商不够还是智商不达标啊!
虽然有点失落,但我还是及时控制了自己的脾气,没用世俗的观点去要求孩子。男孩女孩在智力发展、神经系统发展等方面差异明显,每个孩子的发展也是各不相同,只要不是明显的身体或精神方面的疾病,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孩子不是父母攀比或炫耀的工具,他们是一具具鲜活的生命。诚如那条很火的微信所言:“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正是由于我放平了心态,在整个暑假我尽力陪伴孩子阅读、旅游,我能清晰地看见他的成长。有一天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妈妈你看,白云和太阳结婚啦!”全家都被他的话逗笑了。我想了想,为什么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能是那段时间他参加过好几次婚礼,我和他讲当两个人很相爱的时候,就会结婚,就会有你看见的“亲嘴”的现象。可能白云和太阳结合在一起,很像相爱的样子,他才会说它们结婚了。
孩子是天生的创作家,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呵护它们的灵气,不打击多鼓励,不要用别人家的优点来比自家的缺点,放平心态,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
亦师亦生——爱是一种自我成长
每每读《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这本书都能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咪蒙的观点——爱是一种自我成长让我感触最为深刻。作为父母,我们给予了孩子生命。我们常常以为育儿是一场教育孩子的过程,往往是以一种长辈、过来人的身份去严格要求孩子,其实更多的是修正家长自身。
作为母亲的咪蒙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多见识,讨厌旅游的她会陪伴孩子坐火车到全国各地参观诸如火车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美术博物馆等以增长见识;
为了让孩子快乐地学习科学知识,自诩“物理白痴”的她陪伴孩子阅读各种版本的幼儿百科全书,把物理化学生物重新学习了一遍;
为了让孩子信守承诺,“常常食言”的咪蒙“拼了老命也会做到”,她还笑称自己的人品“从30分提高到40分了”……
咪蒙坦言,在她所做的当编辑、写影评、写剧本等所有事情中,都不如学习当一位母亲难度更大。作为父母,因为教育孩子,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这应该是亲子过程中最美好的事儿了吧!
反观我自己的育儿过程,虽饱尝各种辛苦,却让我更踏实、从容。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不是一位母亲或老师,而是一名需要学习的学生。从孩子身上,我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接纳、容纳、包纳孩子的所有。这份情感也融入到了我的工作中,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从容。
《你的孩子》/纪伯伦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自己的儿女
经由你来到这世上与你相伴
却有自己独特的轨迹
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见地
给他一个栖息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于屋宇
他们的灵魂在明日有专属的寓所
你无从踏入 梦中访问也将被拒
让自己变成孩子那样
而不是让孩子依你的模型存在
生命一去不回头
不要让昨日
成为一种耽搁和阻碍
你是自然之神手中的一张弓
幸福而谦卑地俯身
把箭矢般的孩子送向遥远的未来
爱——是孩子的飞翔
也是你那弯曲而稳健的姿态
这首诗是尹建莉新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封面的题诗,诗歌很美,最让我动容的是这句——(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轨迹,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这句话,对我们做母亲、做老师,都有莫大的意义。
允许我摘录一段微信上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是啊,拼妈时代,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教育,让我们且修炼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