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班级:21视觉传达一班
作者:龙好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史是一部诸子百家的哲学史,也是一部美学史、艺术史。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哲学自成一家, 但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把美学思想渗透其中并进一步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传统美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态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 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设计 美学 艺术
一、中国设计艺术的起源
与世界上所有其他民族一样,我们的古籍曾用神话传说杜撰了最早的历史。19世纪后历史观念发生了巨变,人们要求科学地考察人类发展的真实历史,同考古发掘的证据,从对古籍的考证,大致可以了解到我们祖先最初的历史。[1]当人类开始打磨制造第一块石器的时候,设计的历史就开始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
传统中国美学思想是一种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层层的积累。秦砖汉瓦、唐宋的绘画和明清的瓷器等, 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性和意象性。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 丰富了其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对于中华美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讲求”:“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三个“讲求”道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要旨。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美学精神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2]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体现
(一)藏礼于器的夏商周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到商周青铜器具有狞厉美。夏商周是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时期,需要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用“礼治”来维护政治、经济、权力。玉文化、青铜器是礼制性设计艺术的范例,三足鼎和四足鼎分别代表着阴阳、用途和场合的不同,造就了崇高肃穆,雄浑的设计特点。
(二)钟鸣鼎食的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从奴隶社会到了封建社会,手工艺身份转变、艺术发展逐渐繁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带来了多样的设计观。儒家倡导文质彬彬,文质兼备,墨家倡导节用、实用,道家倡导当其无有器之用之,强调了不同的社会功能,政治功用和人性价值的设计哲学。
(三)天人合一的秦汉
秦汉统一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改造的儒家学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长信宫灯和雁鱼铜灯体现了环保理念,秦汉建筑统一宏大的气象和具有鲜明民族味的设计。天人合一的感知感受和思维方式,自然地融入在天地神人完整的体系中。
(四)绚烂纯素的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盛行佛教和玄学思潮,极尽绚烂、约于纯素是这个时期的审美理想。佛教的盛行,导致忍冬纹、莲瓣纹常见于各种器皿上,其中忍冬过冬不死,象征轮回长生。当时的文人参透了人生短暂,强化了自我意识。这些因素造就了中国艺术美学的开端和文人书画史的开端。
(五)诗意华章的隋唐
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重新获得了国家的统一,唐朝在繁荣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吐纳四海,广采博收,设计艺术获得极大发展。中国设计艺术在唐朝获得全面发展,“唐诗美学”可以说就是“唐朝设计美学”,“诗言志”奠定了主体的积极有为,“意境”则是唐朝艺术表现的中心。唐朝尚法,所以法度也是唐朝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这三者结合造就了清新活泼、华丽流畅的气势。
(六)道法自然的宋代
宋代重文轻武,“文治”的国策导致宋代的主流文化是士人文化,而士人文化的根基在于释、道、儒,宋儒善于自然法则来解释社会人事,这也决定了宋代设计的理念和品质特性是道法自然。与此同时,宋代加强了封建礼教,所以宋代设计更偏于简约雅致和高度的秩序感。
(七)多元交融的元代
元代蒙古族、伊斯兰、汉族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尚武政策导致了阶级压迫严重,经济文化曾遭受不良影响,奠定了豪放、疏野的艺术设计特点。当时拓展疆土从波斯带回来的苏麻离青和本土产的钴蓝、天蓝,促成了青花和釉里红等瓷器的发展。
(八)开明新制的明代
明代贯彻开明的社会精神,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文化交流,人们追求独立、崇尚个性,他们批判传统、勇于创新,在许多文化领域都开创了新的格局。《园冶》中国园林中隐现无穷、借景对景和明式家具简厚精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和意匠美精神。简单的概括就是“健”和“约”,充实而不浮艳,概括而不赘疣。
(九)繁缛富丽的清代
清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发生重大社会变革,传统工艺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但工艺并不能代表审美。没落的贵族审美庸俗,导致了清代设计繁琐堆砌,格调低下。
四、结语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国美学体系的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代代国人。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美学理念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 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1]余玉霞,刘孟,朱宁嘉,胡浩,李小汾.中外设计史【M】
[2]张晶.三个“讲求”: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J】.文学评论.2016(0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