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封皮来审视我!
如果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容器(比如一本书),衡量这个容器的价值,无法仅用封面或者一页简介为依据。如果是这样的评判方式,常常会过于草率。
若是以选书买书为例,没有经验的人,往往会买到自己以后再也不想看的书,有点经验的人,会选择打开书页,伫立当场,一口气看个十几二十分钟后,再做决定。或者再有的办法就是依靠口碑或者大多数人的推荐(评分)。
若是以用人、交友、择偶为例,则更需要因其利害程度,而采取更多的了解工夫与手段。否则是很难做到准确,更易看走眼而导致遗憾的。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当封皮就是目标,容器内是什么并不是重点关注对象时。所以大家都喜欢美女或鲜肉,是因为青春美艳的一切外在之物本身就是值得攫取的最大价值。这个时候,就不用那么绕圈子了,说“我爱你”的一定是伪君子或真流氓,说“想上你”的还更坦荡些、安全些。
话题有点远,回过来说说这本书《华氏451》。
先说个人读后感觉~这本书的文学象征意义一定大于它的实际阅读价值。而且这种意义,大抵是后来人加上去的,而不一定是作者自己有多么高深的哲学见识。
再说故事本身,气氛比较压抑,有矛盾有冲突。但若是和《动物庄园》《1984》相比……还是不比了,毕竟没有哪个作家写书的目的是想和谁去比较或较量的。
故事背景很简单,情节也不复杂 说的是在一个思想受压制,出版物为禁忌,消防员变成了焚书执行者的年代里,凡人没有个性和思想,而主人公在自己接触了特别的人和禁忌之物之后,内心产生了反抗意识,走向追求内心自由的道路。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本书京东当当网亚马逊上,长时间都显示的是缺货。所以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机会看到。直到今天才顺遂了愿望。
书里有些观点听起来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我开头引用的那句话。再如作者借用书中人物之口,阐述的一些看法都很有趣。
比如,关于书与读者间若要产生实际作用取决于几个条件,值得在此一晒:1、得有内涵,2、得有闲暇;3、得有实际行动。其实这就是说要看好书 要有时间看书,看完了觉得好,就得采取行动。这样子才是有趣的读书过程。
二十世纪后,节奏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多。各种原因导致名著先是被改编成一两个小时的舞台剧,后又变成几分钟的语音广播,再后来变成词典里几行介绍。这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何其相似。
现代人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时,就需要知道的越来越多,就需要去做的尝试就越来越多,所以总是只能表现的各种匆匆。从一扇门进入退出再到选择另一扇门,从一种知识的浅尝辄止再到另一种知识的接触,面对机会或诱惑时的各种眼花缭乱,以至于人生就在这种状况下频频波动。
作者的不少观点,倒是能触动人心。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条选择的过程,面临的选择越多,面对的诱惑也就会越多,接下来导致的困惑也会越来越多。在有限的人生时间里,我们往往一边疲于奔命,另一边又会感觉内心不安。在反观现在的情况,天天鼓吹知识结构,碎片化学习,东榔头西棒子的速食,就是不能好好看几本书的状况,虽然并不令我有啥子担忧的,但依旧不敢苟同。
从本书引发我的思考的程度来说,也的确是本值得看的书,好的地方不是故事,而是观点。
只是不大认同(不喜欢)现在的编辑或出版商,或许因为害怕书卖不出去,或者非要觉得不夸得高大上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觉悟水平,而非要给作品或作者冠以一堆大高帽,什么科幻大师,世纪经典……
我倒是联想到欧亨利、鲁迅、张恨水、余华这样的作家,其最佳创作时期,都是在最不发达的时候,写作码字除了爱好便是为了糊口,伴随着半袋烟半瓶酒半缸茶拿来续命的状况,一行行一页页的完成了当时只是作者自己的产物。估计绝大多数写作的人,都从来没想过,自己脑袋上,有一天会被封以大师之名。
不过,还是得说,写作是门手艺,除非天赋异禀,还是得勤学苦练。所以书,还是得继续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