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常常坐在空旷的地方,思考“我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这个问题。虽然找不到答案,但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很开心地坚持着这些不一样。甚至是,以与他人不同而自豪。
于是,就有了很多的标新立异。比如,虽然是女生,但我不和女生玩,不留长发,不穿女生的衣服,并且,不进女厕所(导致我一进入男生厕所,就把男生吓跑了_ _///)。
每次和小伙伴一起讨论问题,我总是从他人不易想到的思路着手,期待着因特立独行而成为众人焦点。(小时候真有野心)
而后,一路跌跌撞撞,自认为与众不同地成长。直到慢慢融入群体,见了众生,看了世界,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其实多得跟米一样。
我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就是有点自尊有点要强有点小聪明。我也没什么成就,无非是发表过一些文章创办了一个不定期更新的公众号。我也没什么特别的,那些可以被成为“传奇”的往事不过只是成长路上的调味剂,该毕业、该工作、该结婚生子我全部俗套地做了。
2
从前有个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大户之家,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美术教师,工资很高。可是他拒绝了。
他拒绝的理由是“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后来,确如他所立志的“为艺术牺牲”,一生数次入狱,饱尝苦难。直到最后,孤孤单单,清清冷冷,却依然保持着优雅洁净,无论肉身还是灵魂。
这个人就是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木心。
陈丹青说,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也就是说,抛却特定的时代背景,像木心这样天赋异禀、敢于坚守的人,自然拥有的是“不一般”的人生。
3
而你我,虽然也曾背负着父母“成龙成凤”的寄托,也曾渴望自己是一个“不一般”的人。只是,在我们的幻想中,“不一般”或体现于对社会的贡献度,或体现于自我价值实现,或体现于俗世圆满。我们所渴望的“不一般”,都是无限之好的人生赢家的标配。
殊不知诸如木心这样的“不普通”的人生背后需要付出多么大的牺牲。我们且不说不具备如此的天分、才情以及坚持梦想的无畏,就连斩断安逸惰性的勇气都没有。
是的,我们什么都想要,既要名要利,又要安宁与舒适。最好一路都顺风顺水,甚至不劳而获。
很喜欢朱德庸老先生的漫画《大家都有病》。人生百态,人事万象,简单勾勒,几句通俗却引人深思的语言,便让人在轻松的状态中领略真谛。
他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够”的时代:一支手机不够、一份薪水不够、一位情人不够、一辆车子不够、一栋房子不够……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过度需求,对每天的自己过度使用。“一”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欲求不满的代名词。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某种程度的填充玩具,因为每天我们都让工作、爱情、欲望、成功充斥在我们的身体里,而且永远玩不腻。
所以,真正击垮我们的,并不是那些艰难的环境,难处理的工作和人群,不够高的回报收入,而是那些让我们的皮囊安好于世的各种附加欲望。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成了朱德庸画中的“神经病”,每个人都是与他人无法重合却满身时代病的孤寂中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都一样。
4
曾经特别怕他人评价自己就是一“普通人”,因为看不到整个世界的宽广,于是夜郎自大。就如朱德庸说的“以前的人,承认世界的中心在别的地方;现在的人,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然而,当我们慢慢成长,残酷地感知到我们想要改变世界的时间越拉越长,力量越来越微弱,我们才发现,自己特么地不就是一个普通人么?什么世界的中心,通通都要去见鬼!
特别是,进入社会工作几年后的状态,总体而言是现实逼着我们向前走,内心想追求一点别样的情怀,却因各种琐事被耽搁。无奈之下,只能通过“丧”的方式,来对抗这个让人日渐麻木的成人世界。
这样的感觉就好比,即使主旋律是前进,是功利,是人前幸福,可我依然要保留属于我特有的一点私密性格。在这样的时刻中,我就是要这么破碎,这么堕落,这么毫无气力不屑一顾地生活。而你,又能奈我何?
可是,因为自己的“丧”所带来的焦虑又如万箭穿心。那些欲望排山倒海而来,要么觉得空有对抗世界的心,无对抗世界的能力;要么不敌自败甘愿认输,忏悔自己曾经的坚持。
我们天天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闷闷不乐。
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又不甘心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通向死亡。
每天,脑海中都在想着工作必须更卖力一点,取得多一点的成绩,取悦更多的客户,银行卡上的数字能多几位,在偌大的城市里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家庭,有按照自己意愿生长发展的孩子……
我们天天在一种焦虑的状态下,逼迫自己。
5
可是,我们并不是天才,我们并不完美,我们并不无坚不摧。我们也都会变老,我们都害怕死亡,我们都希望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
我们都是普通人啊。
既是普通人,又何必在乎他人对你不完美之处的指责,又何必非要让自己整日剑拔弩张地挑战一切,又何必要苛求自己实现所有的愿望,取悦所有的人,又何必要让自己在平淡的日子里倍觉神伤,又何必不能敞开怀抱接纳自己以及他人的缺陷和过失?
“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每个人长大以后,肩膀上都背负庞大的未来,都在为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斗着。但所谓的幸福,却早被商业稀释单一化了。这是一个只有人教我们如何成功,却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这是一个有病的时代。”
然而,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并不表示我们会因此自我放逐,而是逐步摆脱自己的病态幻想,甩开那些无用的压力,全方位接纳自己。
如此,你才能客观地看见自己真正的想法,诚实地构建适合自我发展的世界,找到除“丧”以外更好的方式排解苦闷,发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一步一步接近自己渴望活出的状态。
我就是个普通人吧,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你怎么知道普通人就一定不会被苹果砸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