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曾和我说起过他的高考学习经验:他为了节省时间,洗澡的时候,把衣物脱了,扔在地上,人踩上面,一边洗澡一边跳。等身子洗好了,衣服也就洗好了。这种节省时间的办法,让人印象深刻,即使过了很多年,我还是记得。
高考的时候,我们常常制定学习计划,如三轮复习。目的就是为了把时间尽可能挤出来用于应试。在高三这种高压环境下,我们还能忍受很多方面的行为限制。
其实,疫情期间的制度运作原理和高三的学习计划是一样的。疫情迫使我们把许多社会资源集中起来用于抗疫,而且人们要接受保护措施和行为限制。计划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展现了其优越性。
计划的优越性不仅体现于高考,也体现在战争、疫情、自然灾害等对个体生活或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高压状态。
高压状态具有两方面共性,一方面是要集中社会资源用于单一目的;另一方面,人均资源的下降,导致个体满足于低标准或受到限制的生活。平均主义尤其适合于这种生活状况。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资源增加的情况下,人自然会追求更高等级的需求。所以高压力状态的解除会导致计划的失灵,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计划虽然有优越性,但是更适合于高压力状态。并不应该成为基础性的社会制度。
在正常状态下,如何正确利用好计划,是一门艺术。目前可以看到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市场为基础+政府调节;另一种是市场决定+国家紧急状态启动计划。
此外,还有类高压状态,即持续压力状态,如一个国家从一穷二白开始崛起,一个企业从零开始创业,一个学生从不及格开始提分。由于持续压力状态类似于高压状态,计划也是有效的。中国正在崛起,我们这几代人处于持续的压力状态,所以计划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至于未来的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见,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很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