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让我得益于思考是什么偶然的事件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印记,使我长成了现在的我,哪些是好的影响成为了可以称为优点的特质,哪些是不好的影响发展为缺点的种种。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成长路上细小的事情发挥的能量,远比想象的要多。我喜欢花花草草,因为小时候在爷爷的院子里和花草虫子玩着长大;我喜欢刺绣手工,因为看着外婆绣出了彩色全花被面给小姨做嫁妆;我喜欢画画,因为小时候家人总会夸我画得好;我一受批评就很容易哭,是因为妈妈从不舍得我哭,眼泪渐渐成为好用的开脱利器;我不喜欢朗读对着很多人说话会口齿不清,是因为小学三年级换了语文老师,上课第一天批评我读得太差,把我从领读员的位子上拉下来……
看似没有刻意做什么,家人老师身边的人只是在处理每天的杂事,实则这些细碎的杂事可能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一生。看着妈妈护着女儿说小孩不能哭外婆不舍得的,女儿很快学会了眼泪的妙用时,我才醒悟到这个一受批评就不自觉掉眼泪的致命弱点的出处,当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才找到了克服的方法。
这么想来,我每天做的事也会对女儿产生影响,好的坏的都将在某处显现,有了这样的自觉以后,就会去想我能给予女儿什么样的养分,对应的我要怎么去处理生活中日常的或者突发的种种事情,也会用自己的成长路作对比,常常会问如果我是小孩,我感受到了什么,我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把好的再现,把不好的弱化,渐渐成为了育儿路上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
这样的思维模式带来了的成长是双向的,育儿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受益,感觉自己随着孩子的成长,又成长了一遍。
如果以孩子成年18岁为时间点,长到我们可以坐下来以大人和大人的方式进行思想交流,我们共同成长的同行路只有18年,之后孩子就将远行,像蒲公英般飘去属于她自己的地方落地生根,以她自己的方式生活。想到这18的年的同行和成长很是宝贵,便对每日照料孩子、辅导课业的鸡毛蒜皮生出包容和释然。
有能力的孩子,离开父母是必然。长大意味着父母的决定性将退位,离开父母能让孩子的能力更强。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远行,就是高中毕业选择大学。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在孩子教养上的努力,都是让她去她能去的最好的、更好的地方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