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月份,在头条上发布出去的一篇育儿路上的反思。起因是儿子拿着他的画作问我“你看我画的好不好?”并一定让我给他回复时引发的反思及反思过后的处理。
并没想到的是,发布出去第二天,粉丝刷刷的上涨了近百,几十条的评论。难道这就叫热闹非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呼叫客服确认是否真实,也没有回应。好吧,我就相信这些是真的了。开始去翻看评论,越看越紧张,各种观点,抨击的、嘲笑的、质问的、欣赏的。大部分的网友评论还是认为:应该给予孩子一些表扬,告诉他很棒,很好.....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他下次会做得更好。
这让我思考了许多,和孩子的互动中只因为一点就是:他为什么那么希望得到我的评论?我该如何引导可以让他客观看待自己的作品及如何给到他力量和信心,让他相信自己能行,而又不是盲目自大。
从大家的评论中,我也学到了这三点:1、认真写的文章一定会有人看;2、语言有其局限性,在写的时候一定要直观、明了表述自己的观点;3、有质疑才会有成长。
所以,还是很想和伙伴们探讨,真的就不能表扬吗?
在表扬中长大的童年
我们家一共是四个孩子,我是老大。在记忆里,亲戚、邻居、家人对我的评价就是:听话、懂事、好看。
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上学择业,妈妈都告诉我:“你是老大,是姐姐,你最听话、懂事......Ta们都会听你的话”。
我感觉好极了,觉得这是莫大的荣耀,自己也轻飘飘的认为人生从此是坦荡的、幸福美满的。因为我隐约从那些表扬中感受到:大人的话都是对的,听话、懂事的孩子就会有成就。
26年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育儿的过程中找回自己时,极力要摆脱的就是曾经的那些表扬。
曾经妈妈表扬我听话、懂事,只是想让我按照她说的、想的去做而已。
表扬会让孩子顺从或叛逆
有个故事,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一家人外出,在车上,妈妈夸坐在后座的哥哥“你真乖”。一会哥哥就开始把烟头、烟灰、烟灰缸扔向前方。后来哥哥说:“自己当时正在想如何能让车子从中间断裂,这样子爸爸、妈妈会没事,弟弟会被从中间劈开,因为弟弟坐在爸爸、妈妈中间。就在这时候他妈妈就夸了他。而他自己却在想不乖的事情,他感到内疚,反正做不到了,所以他就做了那些行为。”
表扬更多的是我们期望孩子可以做到或为之努力的行为。
在家里,我们可能会对帮助准备晚餐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但是,不会对做了同样事情的丈夫说“你真了不起。”因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彼此的关系也不是平等的。
表扬行为的目的在于操控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重。
表扬可以让孩子走向:顺从或叛逆两个极端,这两个方向都不是父母想要的?
每个父母会给予表扬是因为希望可以给到孩子勇气,让他更有力量,并且相信自己可以。而表扬却无法给予。
鼓励,给予孩子“我能行”的信念
鼓励,可以给予父母希望给予孩子的勇气和力量。
鼓励,是需要父母从鉴定者、裁判员或审判官的身份里走出来,看见那个真实的孩子,是See而非Look。
鼓励的三种表达方式:
1、我感谢——“谢谢你帮我一起准备晚餐。”
2、我看到——“我看到你的作文有几个新想法。”
3、我相信——“我相信你的判断。”
鼓励是让我们关注到具体的行为或事情上,不做评判和断定,不下定义,不贴标签。
表扬就像糖果,偶尔食之让人愉悦。而鼓励却是五谷杂粮,味道平淡,却需要每天食之。
表扬会让孩子形成“寻求认可上瘾证”,而不是帮助孩子增强他们的自尊。
鼓励让我们的孩子看到自己是能行,并认可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而不是只专注于追求完美或取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