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往,政之所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民生保障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价值和家庭幸福的重要途径,要用心用情用智聆听“民生”。
用心聆听“声调”,以“压实责任”让民生“显厚度”。全会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要抓紧抓实抓好。为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挑战,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就业当做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实际将就业纳入年度计划,树立促进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通过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和负担,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用情倾听“声色”,以“落实保障”让民生“存温度”就业不仅是人民群众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服务保障更是重中之中。做好服务保障,要以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做好就业情况摸排工作,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准确把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多措并举地环节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就业适配度。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用智提高“声量”,以“突出重点”让民生“有力度”完善重点人群政策支持体系,保障重点人群就业,既要做到精准施策,又要形成合力。要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在就业供给与需求两端协同发力,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强化岗位开发,优化衔接校内校外就业服务,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组织企业走进校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众进行重点帮扶,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制定“一人一策”就业帮扶,实行跟踪服务,根据市场需求,提供针对性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