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她要去见领导,走到门口,在门外徘徊,她已经这样徘徊了很久了,然后轻轻的敲了办公室的门,探了头进去,蚊子样声音说了一声,“领导,你找我啊!”
看到领导在忙,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领导边接电话边摆了摆手,示意她坐下,她犹豫了一下,欠身在旁边的沙发上,轻轻坐了下去,其实是倚着沙发挨到了边上不至于让自己掉下去。
领导正在电话里和人谈事情,也许只有几分钟,但她觉得似乎过了很久很久,她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只好默默的退出去了。
其实来这个公司也很久了,领导对她的评价却始终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总是说什么就做什么,也不会反抗,他甚至觉得下属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也是应该的。可她,这么久,依然没有进步,她总是觉得按照别人要求做才是应该的,多越矩一步都是给别人增添麻烦。
抱着这样的想法,有好朋友邀请她来家做客,请她吃一顿饭都是很困难的,三推四请,几轮过招下来,她最多喝一碗水,似乎和他人的链接,就是一碗水了。
二
她常常觉得顺从别人的意愿,别人才会喜欢她,如果违背了他人的意愿,就会被讨厌,似乎她一直都在尽心尽力讨别人喜欢,即使违背自己的心意也在所不惜。可实际上,她却是孤独的,细数起来,她和谁都不熟,或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熟。她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别人对她也亦然。她固执地霸者自己的领地,不让外族入侵般地守着自己的领土,一直孤独,一直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一个大网里。
在这张大网里,自己的手脚伸不出去,无法真切地触摸这个世界的温度,别人也伸不进这个大网里来。她也不愿意别人对他的伪善客气,却不由自主地以这样的面孔对着别人,更糟糕的是,如果有某一天,或某件事,别人不以这样客气的面孔面对她的时候,她还会开启缠绵悱恻的自我反省的路程,“他今天怎么对我态度不好了,平时都是很和善的啊,他心情不好因为我么,是不是上次那件事情我做得不和他心意,惹他不高兴了?算了,我下次还是顺着他的心意做事好了。”新一轮的自我攻击和内耗,弄得自己精疲力尽,却根本无关乎和他人关系的建立,也和别人建立关系没有任何帮助,无数的想法已经在肚子里兜兜转转,百转千回,可还是没有和他人建立一丁点儿链接。最后,作罢,自己认怂,得出结论——“我果然还是不适合和人打交道,我还是回到我的城堡里去吧”。于是,又回那个网呆着了。
三
她的自我能量球很弱,甚至没有,凡事要依靠别人的认同才能做下去,好像要依附别人的认同才能活着。一直以来听父母的话,用乖巧听话讨好家长,也许,父母也是能量球很弱的人,只有力气带听话的小孩,或者嫌麻烦,图省事,“我给你指出明显省时省力的路,你就不要墨迹,直接走就好,不要吃力不讨好去尝试走别的路”。如果中途开小差去看沿途的风景,赶紧大力抓回来。就像养一棵树,只能允许直直地长高,不能分出枝丫影响美观,万一长出来怎么办?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砍掉!如果孩子不从或反抗,就用乞求或使其内疚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道理说”,她向来懂事,看到父母的苦口婆心,或者说不忍看到父母“不听他话便要生不如死的感觉”,不断妥协。她慢慢地丧失自我,就像是和父母共生在一起,或者不让父母失去平衡,和他们共生在一起。
听话的孩子是放弃了她自身的精神濡养来成全他人的心意。
四
在普遍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走得越久,自己的能量越弱,觉得无法掌控的生命内容却越多。总是被动选择,现在生活得好或歹,都是不用自己负责任,也会偷偷地想如果当初按照自己的心意选另一种生活是不是更好。想改变的时候也等着环境被迫让自己的境遇改变,似乎心理上会好受一些,“噢,我是被迫选择另一条路的”,不用背负选错路的内疚感,其实心里正在暗爽。
五
引用存在主义哲学的答案,存在是为了自由,自由源自选择。
从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
《life is a journey》——任何由发自你本心而出的选择,都是有意义的。
别怕犯错,别受困于“我担心你做了错误选择”。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终将失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