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高家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的家乡高家村,隶属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五泉乡,1983年因行政区划变更为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五泉镇。

家乡位于秦岭北麓,渭河北岸的二道塬,地处土地肥沃的八百里秦川腹地。距离绛帐车站不足五里路,北靠降中村,西邻郭管村,南俯揉谷镇新集村,东接万家村和汤家村。

相传家乡最早是在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2月2日陕西华县大地震后好多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而来,先祖老大老二被迁徙至扶风县太白乡涝池岸村的嘴头高家,后因老二繁衍弟兄四人后,徒步十六华里,定居在今天的高家村。

弟兄四人来到高家村后,据先人们口传,当时的村庄满目苍夷,四位先祖眼看着几人高的杂草丛生,便日益劳作,开垦荒田,生起烟火,开始漫长而艰难的生存之路。

后人为了纪念四位先祖,在村内唯一一盘大碾子地下篆刻着他们的名字:高正,高茂,高升,高尚。还专门在放有大碾子的地方修建起高家祠堂,来纪念先祖们的灵魂。

由于不断地繁衍生息,我们村子按照先祖弟兄四人分为东份西份南份北份,东份西份在后来几百年的发展中,人口兴旺,南北份则相对的发展缓慢。

关于华县大地震,《明史》对这次地震记载为: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 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在当时,关中大地好多年由于地震带来次生灾害,民不聊生,特别是本村水源在地下750多米深,一般井深25丈。为了生活,吃水是最重要的事情,祖先们要在那么深的地下找到水源的确不容易。但是为了繁衍生息,不知道克服多少困难,终于在城门东边打出一眼深井,还在村中间,村西头,以及城门外南边,北边都打出一眼深井,用这些地下水,养育了我们一代代高家儿女。

我们的先祖们建设起来一座"T"字型的村庄:城门在南边,街道南北走向,村民东西两排依次居住,T字最顶头就是朝南庄子,最早开有东西城门。出于防御需要,高大宽厚的土城墙把村庄护卫的十分安全,城墙又被近十米深的大沟隔开,防止外来侵略者。

忠孝节义是我们高家村人的传统文化。从最早开启,每年腊月三十,都要各户派人去嘴头高家为先人守灵。据说,慢慢地我们村的人口越来越多,就把先人案从嘴头高家老大哪里背回来,安放在村子祠堂里。

可想而知,由于弟兄四人繁衍而成的血浓于水的大家庭,孝敬祖先,尊敬老人,爱戴子女,读书学习,耕种收获,已经成为村子里所有人的习惯。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全村人口已经快一千口了。

由于后来人口不断发展,原先T字型的村子部落不适应了,所以,就向村子南边,东边,西边发展,尤其在东边,还建设有两处不小的地窑进行居住,东暖夏天凉,在村子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小时候,饶有兴趣的从坡口往下走,感受上下的感觉。由于地窑很深,站在上边往下看,心里都胆战心惊地很。在当时,吃水在地窑里都显得很吃力。当然,还有土肥上吊都有许多不便。记得1958年全村人吃食堂,从食堂把饭用瓦盆抬着往地窑走,不小心摔破了瓦盆,一大家人的一顿饭就没有了。

在我记忆里,家乡的庙宇十分壮观,以至于后来发展成高家学校。庙宇有东西的钟鼓楼,上殿的大雄宝殿雄伟高大,东西两厢都有一排十多间和尚居住的房屋。全部都是古式建筑,母亲善良,总有初一十五带我去庙里,寺院幽静,香烟缭绕,香火旺盛。林木葱郁 ,翠竹环绕、双膝盘坐。手捏佛珠,殿宇宏伟,雕梁画栋,梁柱涂金,神像栩栩如生,十分尊严。

如此宏大的庙宇,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就成了学校。(扶风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泉高家村张举人在高家庙创办一所私塾学校,有教师1人,学生50余人。这是废科举、兴新学以来杨陵地区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距今已经有114年的历史了。所以成了远近文明的学校。解放后,由最早的跟读班,到小学高年级,到一至六年级,最后到六十年代的八年制初等学校,在这里上学的有方圆十里路以内的绛帐,揉谷,降中,郭管,三合,除张,双庙,斜上,王上,南营等。我记忆最深的校长叫赵考贤,人高马大,对待学生十分严厉,经常手提一个长烟锅,如果你迟到,他必定让你站住,用烟锅狠狠的打你手心,有时候用滚烫的烟锅烫你的手和脸。所以,学生一提起他,都会毛骨倏然,不敢迟到。

我们村子的涝池是风水宝地,过去,黄土地上的村庄都有涝池。主要是风调雨顺,用来积聚天水,用于洗衣服,牲口饮用,防旱排涝。当然这涝池也是一个村子里信息最灵通的地方,妇女们带上皂角,拿上棒槌。带上木板,一边搓洗衣服,一边说着家里的子丑寅卯。好不热闹。也有家里盖房用水也要到这里取水,每年夏天,是大雨倾盆的季节,我们都会在大雨中来到涝池,观看村子里所有流入涝池的水,有时漩涡,有时溢出,流向旁边备用池子。成为旱塬一道雨季风景线。

村子的土地围绕着房屋,东西南北都有,解放初期,人均土地三亩多,到后来人均一亩多。南凹土地靠天吃饭,水利跟不上,有东西北三个城壕地,土地肥沃,大跃进时期,通过香里抽水站的水,村子里的菜园子各种蔬菜一应俱全,还有果树林,到了秋季,满树的李子柿子,白果杏树,桃树等,让我的家乡果木飘香,后来的苹果树,猕猴桃树等经济林带,都有了非常好的收益。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大力推行现代化农业高新科技产业,村子里的土地都被龙头企业征用了,村民们自然成了企业的主人公。

列宁说,农民把土地紧紧地依附在自己的身上,当做生命一样珍惜。我们高家人都很热爱劳动,庄家做务十分精细,做到丰年大丰收,歉年小丰收,所以才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四百多年来,血统纯正,门风依然,不少仁人志士扑汤蹈火,为了家乡和民族,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成名成家者颇多,由于祖训,不要张扬,作为高家传人,理应遵循先祖教诲,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期待村史中拜见他们的功绩。

家乡的人们十分重视文化生活,村子设有锣鼓队,所有的锣鼓家伙统一轮流管理,每逢过年或者结婚大事,由会敲打鼓乐的男女,穿上新衣服,在街道中心,兴高采烈地进行比赛,锣鼓声此起彼伏,把欢乐带进所有家户,人们听着熟悉的鼓点,有的人也跟着扭起秧歌来。

当时牛皮灯影戏也是村子里的宝贝,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用硬硬的牛皮做成的灯影,在村人们的张罗下,夜幕降临,一张雪白的幕布,就在村子街道中心架起,晚饭过后,数盏煤油灯,后来用汽灯,汽灯比煤油灯先进多了,把汽灯罩子点着,随着汽灯喷出来的油在罩子上的燃烧产生强烈的风光,依附在幕布上的灯影,有几个手脚麻利的艺人挑线,唱戏和文武场面的紧密伴奏,(张良卖布)等五泉曲子和眉户,秦腔等大戏就一年一年的上演着,劳动之余的快乐陪伴着家人们的呼喊声,在古老的村庄响彻云霄,饭后茶语人们评论着谁唱的好。

耍狮子可是村子方圆几十里的拿手好戏。世代传承下来的这个集杂技和武功为一体的群众活动,代代有继承者,从大年初一,一直耍到正月十五,在渭河南和北乡,都知道高家村的狮子。扮演者在跳跃登桌子,上梯子方面,活生生把狮子表演的真实可爱,威武霸气。这些队员们,每年会挣回来很多麻花和粮食,作为村上文化活动的收入,分享给所有村民。

只要到了正月,村子城门口总有一个秋千出现,人们穿上新衣服。有母子,父女,父子,夫妻同时荡皮秋千,以此形式欢度春节,放飞心情,驱赶疾病,强健身体。

在村的中间,有一个照壁,后面有一块空旷场地,一棵百年老槐树上有一个大钟。村里人下地干活,铃声就是村长和后来分成三个队的队长的声音,只要铃声一响,大家从各自家里出来,站在槐树下,听从队长的挑兵点将。大叔去套犁去东壕犁地,大爸去南凹挖苜蓿根,妇女到西帮个拾棉花。好不热闹的农家场景,我当时最喜欢去哪里听队长派活。下班后,从家里端来饭菜,围在一起,蹲着吃起饭来,你碟子菜看起来香,他的筷子就去夹了,真是一家人般亲热。

今非昔比,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我们村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关心下,族人们发扬“勤俭节约,努力奋斗,尊老爱幼,见贤思齐”的传统,后起之秀遍及陕西各地,用勤劳和智慧编织着高家村人的梦,用踏实和能干,实现先人遗训,用双手筑起了新的村容村貌,往日的痕迹愈来愈少。如今家家户户门前有了水泥大道,路灯在夜晚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石头河的水,用手一拧,用嘴一尝,甜丝丝,马上就要安装天然气,一幅幅让人流连忘返的家乡气象,不由我想起了“谁不说我的家乡好?”这首歌儿。老有所养,老人们在“幸福苑”里品尝美味佳肴,幼儿园里高家后裔们茁壮成长。遍地开花的设施农业,为外地客户提供了优美的投资环境。

家乡给我的记忆太多,哪里有我童年的梦想,哪里是我成长的故土,不管走的多远,我的灵魂都会在家乡飘荡,因为,哪里有我世代的祖先。

家乡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人向小康社会的路上奔跑,正在实现四百多年来高家村的复兴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