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外交部长沙洛姆等人齐聚一堂。这次他们不是来解决巴以冲突的,而是来出席“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的突尼斯阶段会议,他们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向美国追索在互联网世界中的“信息主权”。美国总统布什今年夏天关于美国要继续控制互联网的强硬表态言犹在耳,约50个国家的首脑和来自全球149个国家的1.1万名代表再次向美国的网络霸权发起冲击。
互联网是全球最强大的通信工具,也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专家指出,如果各国不能对互联网的控制问题达成妥协,互联网有可能出现“核裂变”,原本一体的互联网可能分裂成互不兼容的若干网络,这无疑会造成网络世界的“巴尔干化”。
美国掌握互联网命脉
目前,1998年9月成立的“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公司”(英文缩写为ICANN),是全球互联网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决定着互联网技术的取舍、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域名和IP地址的分配、域名登记与出售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ICANN号称非营利性组织,虽然其下设的由各国政府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多个国家,但都没什么发言权。美国不仅拥有网络域名的专控权和否决权,还拥有世界互联网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支干线间的通信都要经过美国的主线。从安全角度看,在紧急情况下,美国可以控制任何支干线的“交通”,理论上可以拒绝任何人访问互联网。如果美国想在信息技术方面惩罚伊朗,只要在互联网网址上删去目前代表伊朗的域名“.ir”,伊朗就不能再与外界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了。尽管美国一再声称不会破坏这一系统,但在危及自身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控制互联网的实质在于谁对互联网地址分配拥有最终决定权,由于美国创立了互联网并为其发展提供了大部分资金,因此美国控制了域名的分配。如“www.un.org”就是联合国的域名,此外还包括“.com”、“.net”等顶级域名以及国家代码后缀,如英国的“.uk”等,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日本《选择》月刊以发送电子邮件为例说明美国如何通过分配域名控制国际互联网。在互联网上,由线路交点处的路由器识别信件上附加的地址,然后通过一个接一个的路由器把信件转送给收件人。路由器本身是普通电脑,根据传给它的网址信息,分别发送邮件。所以,最关键的不是计算机硬件,而是关于网址的信息。如果网址相同,邮件传递就会混乱。为避免混乱,就必须一元化地管理域名和网址。因此,管理域名的ICANN能够控制国际互联网。如果用电话网络来比喻,ICANN就是控制着全世界电话的总机。ICANN在实际运作中超出职责范围,利用手中掌握的“.com”和“.net”数据库牟利,每年仅注册域名一项业务,就可获得10亿美元的净利润。
目前互联网IP地址总量约为43亿个,其中2/3已分配完。美国占了12亿个IP地址,占1/4强。因此,剩余的有限IP地址如何分配就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切身利益。根服务器是互联网运行的“中枢神经”,谁控制了根服务器,谁就控制了整个互联网。目前全球只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0台在美国(2台由美军使用,1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使用),其余3台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但这13台根服务器的内容都由ICANN管理。目前来看,美国牢牢控制着互联网世界,其在互联网世界的地位,远远超出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美国也正是通过互联网向其他国家传播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从而增强自己的软实力。
网络霸权遭遇挑战
美国商务部曾经承诺,一旦条件成熟,美国政府将放弃在ICANN的否决权,并把期限确定在2006年。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主席巴顿指出,美国必须继续扮演管理互联网和行使“强大监督权”的“历史性角色”。布什也于今年7月说,为保持“安全与稳定”,美国将“继续扮演这一历史角色”。美国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团结一致,决心把互联网的管理权牢牢控制在华盛顿手中。美商务部副部长称,政府做出继续掌控互联网根服务器这一决策,主要考虑到全球通信和商务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互联网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美国担心恐怖分子使用互联网攻击美国。另外,把管理权交给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将会妨碍信息自由流动,互联网容易被滥用,全球监管更难展开。其实,美国继续把持互联网监控权,既是出于其巨大的经济、外交、安全利益及保持信息技术优势的考虑,也是不想让它落入其他国家手中,日后挑战美国。
在11月16日开始的信息峰会上,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为互联网的控制权争得面红耳赤。尽管美国竭力阻止互联网管理的国际化,但不少政府早已摆好架势要与美国的垄断和强硬态度针锋相对。为了避免正面冲突,149个国家的代表还是在峰会上通过了解决互联网发展不平衡和互联网国际化的多项草案。
非洲国家代表在发言中对他们被信息社会边缘化感到不满,普遍要求改变现状。塞内加尔总统瓦德和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等的发言充满火药味,强烈呼吁打破不合理的格局,对互联网进行国际监控,实施国际化管理。两位总统还极力要求成立一个总额为5.5亿欧元的“数字基金”,资助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普及和发展,打破目前互联网由美国商务部下属机构管理的局面。对此,美国表示强烈反对,双方交锋十分激烈。“中东在线”网站也指出,突尼斯1998年就提出召开此次峰会了,美国现在才同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变革互联网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对未来互联网管理权的激烈争夺,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不同国家对世界科技和经济不合理秩序的态度,它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角逐未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控制了互联网绝大部分域名和IP地址,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美国独揽管理大权,既是互联网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监督者和受益者,对其他国家十分不公平。因此,各国必然要求调整互联网的管理方式,提高其安全可靠性。印度、巴西、伊朗等发展中国家明确表示反对由任何单一国家和机构控制互联网,称“就互联网的管理而言,概括起来就是:缺乏合法性”。
谁能打赢网络控制权争夺战
在法国骚乱期间,博客(网站)和手机短信中流传着这样的战斗口号,“所有地区都应该行动起来,等待已经结束。11月11日星期五下午2点在埃菲尔铁塔下开会。”互联网在巴黎骚乱中的负面作用使各国的“网络神经”越绷越紧。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力的提升,欧盟在许多问题上不愿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美国,欧盟无疑要在信息技术方面争取自己的话语权。迫于各国压力,美国也许会同意成立一个论坛。但即使论坛成立,其影响力到底有多大还很难说。欧洲人对此有着比较“实际而且清晰”的认识———估计在今后5至10年内,仍将基本维持现状。在这次峰会上,发展中国家公开提出由国际组织统一管理国际互联网的主张,向美国的信息霸权发起挑战,欧洲则是它们的坚实后盾。
今年6月,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提出了解决互联网管理问题的“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在联合国下设全球互联网理事会进行管理;第二种是成立国际互联网理事会行使ICANN职能,确保任何一国政府都不得在互联网管理上享有主导权;第三种是实行“三权分立”,成立全球互联网政策理事会、世界互联网指定名称号码管理公司和全球互联网管理论坛三个机构共同管理互联网;第四种是主张维持大部分现行的完整管理体制。前三种模式无一例外地要求将互联网管理权交给国际组织,美国对此建议是坚决反对的。如果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已经设置了根服务器的发达国家在国际互联网的管理方面将和世界发生对立。如果美国依靠强大的信息能力压制他国,那么美国将变得比以往更加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