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女人
总是醒在
家的前面
家
总是醒在
黎明的前面
天还未醒
我们家的
屋顶先醒
一缕缕的炊烟
自我们家的屋顶
升起
乳色的
还有女人的发焦
二
黄昏
家乡的女人
总不忘
生起一缕缕的炊烟
于灰暗色的天空
妈妈的炊烟
是爸爸望归的路
连隔好几座山
爸爸仍能看见
妈妈的炊烟
(选自1984年10月23日《联合报》副刊)
说起家乡的女人,就会给人一种朴实、远离都市的感觉。而在诗人梅新的《家乡的女人》这一首诗中,不光是这些最浅显的感觉,更多的是歌颂她们的精神品格。诗人以家乡女人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独有的精神品格将她们在亲人眼中的形象生动勾勒出来。作者在题目中就以意象的手法既阐释了“家乡的女人”的本身特点,还体现的诗人对家乡女人的赞美之情以及思念之情。
细细品味,“天还未醒,我们家的屋顶先醒”,诗人通过意象手法展现了屋顶的炊烟比天亮的还要早。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早起做饭一般是在天亮之后,和我们的一贯常识对比,这也突出了家乡女人勤劳持家的品格。“屋顶”也是诗人用意象的手法表达出挡风遮雨的内在含义,是家人的避风港、温暖且安适。“一缕缕的炊烟,自我们家的屋顶升起,乳白色的,还有女人的发焦”,诗人通过这句诗更直接地表达出了炊烟升起的很早,也将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又推动了一些。诗人用第一人称通过白描手法描绘“炊烟自我们家升起”,给读者一种亲切感以及对作者白描的画面有更清晰的画面。而从“炊烟”到“女人的发焦”这样跳跃性的语言,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而这整句诗也勾勒出一种乡间优美的意境,有乳白色的炊烟也有女人的发焦味,使读者身临其境。
之二,从朝到暮的跨越时间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来填补这一天家乡女人的劳作。诗人通过意象手法以自然界事物“黄昏”、“灰暗的天空”勾勒出乡间傍晚的情景,再以“一缕缕的炊烟”与之一中暮晓的炊烟相呼应,通过意象手法展现出家乡女人勤恳劳作的画面。“妈妈的炊烟是爸爸望归的路“这句诗以妈妈、爸爸为主人公,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其他人的父母的情感,使读者感受更为亲近,也更能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是文章更具说服力以及亲和力。这句诗还体现了妈妈升起的“炊烟”就如灰蒙蒙的海上的一盏灯,指引着爸爸回家,更能体现出爸爸看到“炊烟”,就可放心的牵挂情感。“连隔好几座山,爸爸仍能看见妈妈的炊烟”这句诗使用白描手法,不加任何的修饰词,就体现出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牵挂之情和思念。而“炊烟”就好似一纽带把爸爸与妈妈的思念连在一起。
最后一节,“蓬松的头发,身着古旧的蓝衫”对家乡女人这样的扮相的描写,生动地体现出了她们的简单与纯朴,通过词语“蓬松”、“古旧”、“蓝衫”可以看出这是七八十年代的典型装扮,虽“古旧”,年代久远,但却不是破旧,体现出家乡女人生活打扮的简单且朴素。此外,通过“等待夫归,“盼望儿回”这短短八个字表达出家乡的女人对在外的丈夫、游子的深深的思念之情,也同时从侧面体现出家乡妇女生活的孤独感与简单。而“脸上安详的时间未曾发生过任何事”体现出家乡妇女对亲人的思念已经成了习惯,覆盖了他们不在身边的孤独感,但看似“安详”的脸,实则不知她们经过了多少个孤独的日日夜夜,而诗人用了很简洁朴实的话语描绘了家乡女人不为人知的等待与思念。之后,诗人通过意象手法将“炭火”引申为不仅仅是为了取暖,还有对家满满的温暖之意。“非为自己取暖的人”体现出家乡女人对家庭的任劳任怨和无私奉献,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女人的赞美之情,歌颂了她们崇高的精神品格。
整体来看这一首诗,行间结构并不是那样整齐,但却朗朗上口。跳跃性的时间描写让读者有个大的空间去填补,给读者展现了家乡的女人从早到晚,从一天到终年辛勤劳作不间断的画面。此外,诗人用很多白描手法展现了优美的意境,虽然家乡的女人勤劳耕作、任劳任怨,但却没有任何怨言并且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从中展现出诗人对家乡女人极高的赞美与敬佩,也体现了家乡的女人纯朴、无私、勤恳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