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所谓的新年2018年的第一个月也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时间没有等任何人。
对于感知生活和时间所留下的“意义”,我好像总是慢几拍,就像对于痛感的察觉,也总是在过去很久以后才感觉得到。
跨越到2018年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是,我快要26岁了。我有很多的事情想做,想去的地方依然很多,只是对于有些得不到或者还没得到的东西会释怀,也不执着于完成某个数字了。依然经常有朋友问我 家里人催不催婚,可是到了现在,我竟然连谈恋爱的欲望都变得非常淡了。现在的生活节奏,差强人意,我不想改变这种平静的状态。
24岁以后,的确有一种“人生”的分界线的感觉,我才开始有些注重护肤,开始买化妆品,开始不买廉价衣服,开始关注穿搭,开始认真学习写手账,开始追星。
好像在一个环境里久了,偶尔会生出一些错觉,世界应该或者本来就是这样的吗?(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混任何的圈子,因为我不曾真正地融入到里面,顶多算是门外汉或者半只脚踏进去了。)
关注了一些穿搭博主,会想即便不是每个人,但应该也是大多数人都会在穿衣打扮上有所讲究吗?关注了一些“追星”的人,会想是不是大家都这么疯狂 常常万里狂奔?
一起工作的其他女孩子,素面朝天,穿衣上并无什么搭配可言,头发也谈不上有什么造型。
有那么一瞬间 每天关注的网络世界和眼前的现实世界,好像是两个毫无交集的平行世界
这种巨大落差产生一些不真实感。
好像并不是这样的。
去年开始关注穿搭,最喜欢的博主一直是同一个人,也跟风买了很多衣服。所以去年的支出里有很大一笔是服饰鞋包。八月份开始记录自己的OOTD,到现在为止,在一衣多穿的情况下,竟然也有四五十张照片了。也有几次在淘宝买家秀和微博里被赞被询问链接的经历。
有段时间很同意“自己舒服、好看,并不是针对具体场合的一种选择,而应是热爱生活之人的常态。25岁之后穿衣服不再只看心情,更多是得体和适合。”
有时又觉得沉浸在不同的穿搭里到底有什么意义的困惑里。
她说,“一切不过是源于当下的状态和生活的导向:你在哪件事上能隐约或清晰地看到自己,你便会无法克制地将自己付诸于这件事情。穿搭也好,摄影也罢,不过是背后那只手把你自然而然地牵了过去。生活虽不友好,甚至根本就是面无表情,但它在某个角落有意无意地给你留下一些箭头记号。”
而我最初所谓的记录穿搭的“意义”,还真是以为可以通过照片上的自己来洞察当天的状态,似乎这样便可以丈量生活,留住回忆。
当然,跟风穿搭博主,付出了一些试错成本,不过,也学会了注意颜色和谐,扬长避短,大概找到自己的风格。现在开始,希望自己简化欲望。不为了添砖加瓦而添砖加瓦,不为拍照而打扮,不为吸睛而改变。
2017年看了四五场演唱会,每一次演唱会结束,其实或多或少都有失落的感受。短短的两三个小时里看着台上自带光芒的几个人尽情努力的表演和奉献,过后,大家都回到平凡世界。演唱会就好像是我们对于了无生趣,无所期盼的平凡生活的反抗。
但是,我也知道追星要量力而为,适可而止,所以希望今年 现在和以后,在最平常的日子里也带着去看了演唱会后收获的力量走下去吧。
2018年好的开始是开始认真练字,从中得到平静,也变得更加清心寡欲,觉得挺好的。
无论是看书写字还是旅行看世界,希望真正去做的事情,或深或浅会成为人生的寄托和意义并获得细水长流的小智慧和小喜悦。尽管有所挣扎,但真的做成,会反过来反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