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社会心理学,一门把个体放在群体中去研究的科学。
经常会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现象,比如:当你处在陌生的人群中时很可能会变得十分暴躁,因为“他人在场”会使你体会到一种匿名感,从而降低了自我控制。这是与从众心理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种现象。所以现在往往当我们在参加各类大规模会议的时候,会被发放一个印有自己名字甚至照片的牌子。这样我们在认为能够促进彼此交流的同时也降低了会场的管理风险,提升了稳定性。还有另外一个在此现象下的重要实践,就是让警察佩戴醒目的警牌,开着写有可辨认身份的巨大数字的警车,那么警察暴力行为就会被很大程度减低。
还有很多有趣、有用的案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跟大家分享。在过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不断重新发现生活中的模式与规律。古罗马皇帝奥里利厄斯在他的《沉思录》中有一句话“在没有别的力量更能拓宽我们的眼界,即一种对生活系统真切的观察研究的能力”。
你也许会问,难道生活中的规律都可以像数学公式一样被教条般地去学习么?这只答对了一半,它确实很像数学公式,只要探索出关键的变量是什么,就可以获得对某一现象大范围的预测。但同时有一点又很重要,就是这些“公式”在被使用的同时也在被测试。当某个“公式”被扔进废纸篓时,并非证明它一直是错的,而是像旧汽车一样,需要被更新,用更好的型号来替代。
这不是正是做互联项目的方式吗?原因很简单,我们随着时间不断变化,那么服务我们的方法与产品当然也要不断改变。
而且社会心理学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给出了我们,尤其是互联工作者更加严谨的工作方法的指引。比如如何获得最接近真相的调查结果。你不仅要严格对待样本选择、问题设置的顺序以及答案的表达,更要留意你自身对于被调查者的细微影响。你要留意你是否确实希望获得一个更加客观真实的答案,还是期待获得一个你想要的答案。
最后再用一个故事结尾: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僧侣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在祈祷时抽烟,但被一口回绝。一个朋友给了他这样一条建议——你去问一下,能在抽烟的时候祈祷么?
互联社会正在形成,而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对象、方法到结论几乎都为这个看似新生的事物早已打下了科学的基石。“互联心理学”应该成为这个时代下它的另外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