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下書,把至今看了的沒看的、壓箱的擱桌的、這堆的那邊兒的都進行了分類。
看到因為當初無處放置而被堆散到各個角落的書,雖然沒有讓它們經受粉塵之災,也稍微覺得自己不太靠譜兒。但現在,因為有了書架,它們也終於有了固定的容身之所,不需再“顛沛流離”,看到排列整齊的書籍,稍微有種還不賴的感覺。
撇開以前看過的書不算,清點了下,2018年1月到現在的5月,平均每個月看4本書,稍微讓我驚訝到的頻率和數目,不過,需歸功於這幾月的假期比較多,像元旦除夕、清明五一,讓我得以安排看書的時間。
其實一開始是以做任務的心態去看書的,而非出於喜歡和熱愛。我并不是個自控力很好的人,需要憑藉完成任務來逼迫自己去看書。如果不制定看書任務,就會想要待在安逸的舒適區,享受著空調wifi西瓜,沉迷手機網絡遊戲,日復一日,墮落其中。八小時之內決定現在,八小時之外決定未來。我并不想讓自己的未來像是在執行循環遊戲的指令,以後回想起來,只記得自己每天下班后就像被上了發條那樣,進入遊戲去簽到做任務,好像把遊戲當做跟吃飯睡覺一樣,讓它成為我生活中的某種日常事務,那樣的話,好像以後會後悔,因此才加入看書任務。發現自己看書的速度遠快於買書的速度,沒讓自己把書買回來就摞到一邊,沒欺騙自己買書=看書,因為克服了自己的一點點惰性,對此稍感安慰。
會有某些同事問我。語氣還不錯的會問:買紙質書幹嘛?不是有電子書嗎?隨時隨地就可以閱讀和瀏覽了,不用攜帶不是更方便省事嗎?那些書你看一次就不看了,那看完后它不就沒用了嗎?語氣稍微不太好的會問:現在這個時代,能買得起紙質書的人不多了,你還真是土豪啊。拿工資去買書,我還不如去買檸檬蜂蜜茶……
每當某些無語的人對我提出無語的要求和問題時,理智告訴我,解釋和回答是沒有用的,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一笑而過。跟價值觀不同的人相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個人有強加自己的價值觀于別人身上的習慣,那種感覺,多少讓人有點慌張,因為這種“我是為你好才這麼說”的道德綁架,我真的不太擅長應付。
在這些書籍,有自己不想看卻又逼著自己去看的書,比如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總覺得太過陰鬱,讓我有點毛骨悚然。有自己剛開始覺得枯燥無味後來又沉浸其中的書,比如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數》,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覺得當初如果不先看《黃金時代》就不會認為他喜歡寫黃文了。有一直看也不沒看明白的書,比如《尋找時間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不具備這本講述愛爾蘭傳統音樂故事的文化背景。
看書的最大收穫就是:很充實。同樣是三四個小時,在我看來,看書比看電視劇要過的充實。總覺得看書的時候,自己是單純地沉浸在文字之中的,不添加其他的“食品防腐劑”的那種感覺,因此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而看電視劇,會因為五毛錢的特效或者被演員的外貌所迷惑,而且認為自己去想象那些畫面,比演員去表現來的好,倒并不是質疑演員的專業素養,只是我屬於自虐的那種類型,稍微比較喜歡自己折騰一些,而不是讓別人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到面前,不加區分和思考地照單全收。也許人生可以稍微保留點文字思考。
看書的時候,時間稍微比較像是自己的。花在玩遊戲、看八卦的那些時間,都不像是自己的。稍微有點像是不公平的交易,拿時間的籌碼去交換,物品是書本與思考、遊戲和歡愉,這兩者之間是等價的嗎?我不知道。這或許就是每個人價值觀不同的原因吧。
�:���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