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国宴,我总是充满了敬畏。想到国宴上的食材,哪怕不是满汉全席,至少也是山珍海味。即便只有四菜一汤。直到看到《国宴》这本书,我才明白食之味,在艺而不在奢的真正含义。
你以为《国宴》写的是国家宴席的制作流程,那就错了。《国宴》不仅写吃,还写人赏景。就好像你去了一趟杭州,吃遍了杭州美食。坐在西湖边,与朋友对酒当歌一样。
《国宴》的作者姜晟颖太会写吃了。姜晟颖以2016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为例,告诉了你国宴的标准。带你领略了杭帮菜,让你在家也能吃到国宴级别的菜。还充分介绍了每道菜背后的故事,你将碰到不少熟悉的历史名人。
雅吃杭帮菜
都说食在中国,那么提到中国美食,肯定少不了杭帮菜。杭州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相比苏州,杭州的西湖,几乎无人不知。来到杭州,杭帮菜便是你少不了。
杭州人吃的日常少不了鱼,还有时令蔬菜。它不只有柔和甜,还有爽利和风骨。以清淡为主,鲜是精华。它的精髓是十六个字:讲究时令、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口味清淡。
如果你去杭州吃地道的杭帮菜,川夏秋冬,四个季节,甚至是每个月份,你吃到的菜不一样。因为杭帮菜是跟着时令走的。像莲子就是夏季才有的。
杭帮菜追求原味,所以厨师很注重选料。而且制作精细,西湖醋鱼只切七刀。这种精细是到数字上的。
杭帮菜的口味多以清淡为主。相比其他菜而言,更显得平和。它既有咸,又有甜。所以,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爱吃。我觉得不那么刺激,又不那么寡淡的杭帮菜很适合养生。
游杭州西湖
到了杭州,如果不去西湖,那么肯定白来杭州。人生最惬意的事,不过是在西湖旁和三五知己在一起吃饭、聊天。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这里会友喝酒。尤其是白居易和苏轼。不过,提到西湖,不得不提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它背后的故事曲折又感人。古代,有一对姓宋的兄弟。当地的恶霸想要霸占哥哥美丽的妻子,便害死了哥哥。还将前来报案的叔嫂赶了出去。嫂子害怕恶棍继续找麻烦,就让小叔子外逃。小叔子走之前,嫂子给烧了一条鱼。这条鱼酸中带甜,是嫂子的用意。
嫂子用鱼提醒小叔子,以后过得好,不要忘记今日的辛酸。后来,小叔子功成名就,回到了杭州,报了恶霸杀兄之仇。在赴宴的时候,吃到了当年临行前一样味道的鱼,找到了嫂嫂。从此以后,西湖醋鱼流传开来。
菜考究,味道好,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津津乐道。吃杭帮菜,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志趣。
忆名人历史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名人。他们有文人墨客,还有帝王。乾隆皇帝爱极了江南,所以六下江南。这本书中,有不少乾隆皇帝关于吃的故事。
乾隆皇帝曾去吴山游玩,在一户普通人家吃了一盘菠菜煎豆腐和一碗鱼头豆腐汤。他觉得特别好吃,回到宫里,就让御膳房做。可御膳房怎么也做不出自然的味道。所以,再次来杭州,他看到那户人家日子过得不好,便建议他们开饭馆。为此,乾隆还缝了“皇饭儿”三字。你能想到普通的一道菜,竟然和乾隆有关吗?
《如懿传》中有一幕,乾隆带着如懿去吃条头糕,摊主不知是乾隆,对着他们吹嘘起来,皇上都吃过头条糕。每年还派宫里的人来买。乾隆是否吃过头条糕无从考证,而爱吃豆腐的他却吃过今天的一品豆腐。
乾隆南巡途中,有人献上了“永丰五味香干”,乾隆吃过,赞不绝口。从此,它变成了贡品。豆腐,好像是乾隆吃不厌的菜。去空子第71代孙孔昭的府上做客,他给乾隆准备的是豆腐宴。从此,“一品豆腐”又出名了。想象一下,乾隆吃过的美味佳肴,摆在自家餐桌上,会如何呢?
读完《国宴》,真正理解了周总理的国礼虽重,但不能奢靡。更懂了姜晟颖取名至味在杭州。杭帮菜,吃的是味道,品的是历史。宴会,在于精,而不在于贵。读完《国宴》,只觉得一句话更适合它: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