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弄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件套时得知《堂吉诃德》是讨论小说发展的起点,就暂时放下《俄罗斯文学讲稿》的《安娜卡列尼》,先研究这部小说。
早几年在云南弥勒旅居时,从当地图书馆借阅过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杨绛译本。读了十几章,感觉一般,就放下了。但考虑到纳博科夫如此重视,肯定有一定道理,就在亚马逊下载了电子书,但选的是董燕生译本,因为有许多网友推荐,而且价格便宜,只要4.82元。
个人觉得董燕生翻译的更好看一些,而且他还增补了杨绛为了迎合国内读者特意删掉的部分。
纳博科夫把这本书分析的非常透彻,从作者的情况,时代背景,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特点,以及文学价值等,可谓面面俱到。在此基础上重读《堂吉诃德》,就能明显看出此书的优缺点和结构。
毫无疑问,《堂吉诃德》是一部神话故事。为了深入研究这部小说,纳博科夫还特意把每一章写出故事梗概,纳入了讲稿。这一孜孜不倦和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读到第二十三章,已开始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这部小说的毛病之一是夹杂许多与主情节关系不大的诗歌民谣和谚语故事,给人拖沓的感觉。不过,正如纳博科夫所言,好书读三到五遍才能尝尽其中的美味。我也准备多看几遍,尽可能吸收其中的文学精髓。
纳博科夫在《堂吉诃德》讲稿里还谈到“现实生活”,认为这个概念是以普遍性特点的系统为基础。因此,一部虚构作品越少普遍性,在“现实生活”的意义上就越不可被认识。
假如换一种说法,既一部虚构作品的细节越生动,越新鲜,就离所谓的“现实生活”越远,因为“现实生活”说的是带有普遍性的平平常常的感情,是众所周知的芸芸众生,是普普通通的人间世事。
研究这些情感由虚构作品的大师转化为艺术的手法,一定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