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玲
传统乡村印象
在我们曾经生长的农村故乡印象中,留下我们太多美好的、温情的儿时回忆。然而,农村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也可能是低矮的平房、种不完的地、流不完的汗水,可能还有打不完的麻将、扫不尽的流言。我的家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但是在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带依然散落着土坯房。那里的农民依然穿着很土的绿蓝服装,脸上愁得全是褶子,明明只有40多岁,看起来却像是年过60。也曾经去过农村贫困学生家里慰问走访,看见那些破落的整体环境,心想,农村什么时候能够有个大变化。
在人们印象里,农村大多和贫困、衰败联系在一起。
面临农村这个环境,很多人选择了逃离,去北上广,去更好、更大一些的二线、三线或是四线城市。因此,有人说,中国的乡村现在开始“空心化”了。
美丽乡村谁来建设呢?
村支书,无疑是村里最大的官。当村民们都在相互对望的时候,也许村支书和村长就是那个对家乡建设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然而,也不是每一位村支书都能够带领乡亲实现“脱贫致富”、“美丽乡村”的愿望。
但永联村的吴栋材却做了。他是一位信仰坚定、有情怀、有担当、说了算、定了干的村支书,也是一位干实业的董事长。
当我们培训班来到张家港永联村广场时,“永联议事厅”映入眼帘,几个大字赫然立在一座建筑物上面,充满了一种庄严感和神秘感。说它庄严是看起来神圣不可侵犯,说它神秘是让人联想到水泊梁山的议事厅“忠义堂”。后来了解到,这里是召开村民大会的地方,永联村实行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讨论村里和企业的大事,同时通过电视屏幕时时传递会议进程。
永联村是个奇迹,是一个由贫穷到富裕的传奇,当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的时候,他们依然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度,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丰硕成果。然而,三十年前,永联是苏州地区版图上找不到的一个贫困小村——人口不过三四百,人均年分配只有68元。
吴栋材是这个村的带头人。他1936年8月出生,小学毕业后辍学,14岁时去上海做铁匠铺学徒。1952年从军参加抗美援朝,第二年7月负伤,1954年伤愈归队后不久入军校学习,1957年在军校入党,并于同年退伍返乡,当过小学教师、砖瓦厂保卫干事、生产队长等。1978年8月,他开始担任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支部书记。他看到家乡低洼田地,无法种粮,他想着能不能把低洼地挖成鱼塘。当他这个想法提出来时,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但他还是“定了干”,同时用挖出来的土垫高粮地。第二年,粮食丰收,鱼塘也挣钱了。当大家想着用这些钱盖新房时,他又说服村民办起了轧钢厂。2008年,遭遇经济危机时,他们又瞄准大企业愿意做的普通钢市场,把自己的产品做得质优价廉,获得客户认可。现在,永联村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钢铁企业称为“永钢”。
当我们体验所有的参观内容以后,准备离开大厅的时候,一面墙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有很多灰色的立体文字,如“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脚踏实地干实事”、“老实不吃亏”等,文字内容接地气,富有哲理。
有一个词“进三出二”让我和洪莉感到费解。
进三出二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理解,收入3元钱,要拿出2元钱。是这样吗?可拿出来这些钱做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走出来。
没想到,在广场上偶遇永联集团的副总经理吴女士,我俩上前询问。她说,这是永联的一个理念。意思是挣3000元钱,企业要拿出来2000元分给职工、村民、股东、供货商和客户等。她说,曾经有企业因为没有掌握好钢铁价格,年前购买的大批钢铁年后遇到了降价,损失很大,永钢了解以后就给企业补贴了2万元。还有一家企业,购买的钢材型号不对,制作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损失很大,永钢知道后补贴了18万元。永联就是靠着这样“老实不吃亏,进三出二”的企业哲学生存、发展和壮大起来。
听吴女士介绍完以后,想起一句话“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而进三出二恰恰与后半句的意思一致。意思是做企业的过程中,如果财富大量集中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手中时,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出现问题,可能人心涣散,企业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下降;而如果把赚到的钱散出去一部分的话,则会聚集人心,形成推动力,企业就会快速向前发展。吴栋材通过进三出二的哲学,永钢没有“应收付款(即债权)”,永钢出的货都是现金付款。
如果把“进三出二”分解开来的话,“进三”指的是赚钱,“出二”则是花钱。然而,把钱花到哪里才是人间正道呢?
永联坚持给村集体留下25%股份
90年代,国家鼓励村办企业所有制改,可以把村办企业的股权全部归个人时,吴栋材却想到“村民的第二代、第三代怎么办”,因此他坚持留下25%股份给村集体。正是这25%股权,在村与企之间划了一道线,使村和企不再界限不清,村是村,企是企,村与企之间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不吃“混毛猪”了;也是这25%股权,在村与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村集体资产转化为企业的股本金,形成了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使新农村建设有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永联的农业、旅游业发展跑出“加速度”,现代化的永钢集团也转出了“升级版”。数据显示,永联村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58亿元,利税13亿元,永联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4万元。
参观完永联村,感叹永联今天的美丽和富庶,遥想当年吴栋材面临着贫困情景,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如果没有当初的“说了算,定了干”,那么也不会有永联今天的成就。
我一直好奇,为何吴栋材与永联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原因是,永联是他的家乡!!!!
有国家政策支持,自己的家乡,自己不建设,谁来建设呢!
在当今中国,有很多倾向于农村的政策环境(农场主 农业合作社 大学生村官 返乡雁归创业和美丽乡村计划等),如果有很多像吴栋材一样爱家乡、脚踏实地的村官,那么,中国一定能够有更多永联一样的富庶乡村!
夜晚,我梦见老家那片土坯房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
金玲:高校生涯教育者,副教授,国家生涯规划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个喜欢音乐、品茶和乐于分享的邻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