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中梁山不是一座山,是一道梁。
中梁山南起岷县马坞镇上九庄村,北止武山县四门镇侯堡村,东西介于四沟、杨家河与马坞河之间,南宽北窄,跨马坞、沿安、杨河、四门四乡镇,是一条狭长的平坦山梁。主峰竹子山,古名箭杆山,在县南70里,有石洞深阻,人不敢入。
中梁山虽然只是一道梁,但比周围的任何一座山都有势。中梁山南接秦岭,东侍云雾,西立太皇,群峰拱卫。东面的四沟、杨家河与西面的马坞河顺中梁两侧,淙淙潺潺,由南向北,缓缓而流,在北脚前的侯堡村相汇,合成大南河,又缓缓北流,注入渭河。山环水绕,龙守虎卫,地利占尽,踞卧盆中,中梁山是一条颇具王者之风的山梁。
中梁山由南向北分为后梁、中梁、前梁。后梁上的红土坡梁有万亩生态松树林,深处树木参天,浅处灌木葳蕤。春天润泽明朗,山花烂漫;夏日蔚然深秀,清幽如黛;秋来飞红流紫,层林尽染;冬至冰封雪飘,银装素裹,一年四季皆有胜景可观。
中梁状如掌心,宽阔平缓,山塬如波浪起起伏伏。每座塬上都雄踞着古堡,军民村堡子、闫山村堡子、牛山泰山庙堡子、西山村堡子、范家山古城遗址与赵家山的毛娥刺,遥遥相望,六珠连线,如古代留下的烽火台,共同形成“五堡一刺一照碑”的独特景观。
照碑梁在中梁坪道村庄顶的杨岷公路左侧。这里原先立有两块石碑,一碑为“大清功德碑”,一碑为“皇清墓碑”。功德碑被人损坏,残碑遗留在坪道杨家上庄倒柳树下。墓碑仍在,石质,半人高,灰黑色。碑首为“皇清墓碑,丙山壬向”,碑字核桃大小,历历可辨。上面记述的清朝嘉靖年间,坪道杨家儿辈中出了杨培元、杨培基、杨争秀三个监生,后又在孙辈中出了九个监生的显赫事迹。这十二个人的名字,都刻在碑上。立碑时间是“道光辛丑仲秋月”。一时之间,杨家声名大噪,方圆百里无有不知者。杨家为了记功载德,立了功德碑,感恩祖先庇佑,立了墓碑,“接于目而醒于心”。乡民传说,孙辈中的九个监生中有几个是杨氏出钱捐的。站在碑前,东观云雾日出,正赤如丹,西揽太皇夕阳,彩霞似烟,人观其景,碑照四方,所以后人把这个地方称为“照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