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我要,我要,注定得不到
2018年我要学写作
2018年我要赚钱
2018年我要学编程
这个是我今年的制定的计划,也是去年的计划,结果是都失败了。今年要卷土重来。
今天学习到执行意图,越来看越兴奋,直拍大腿。大呼:原来如此啊!
很多人制定计划都是:我要什么。这个也包括我。但是没有跟上具体的时间、地点、行动。
我要3个月内学会编程。大脑会认这已经完成了。这太可怕了
这是认知科学研究中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人类大脑特别喜欢脑补,一旦把「我要在三个月内学会编程」这个目标写下来,你的大脑会怎么去处理?
大脑很奇怪,它会认为这事情已经完成了。他把这种目标计划自动归纳为已经完成。因为你后面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行动啊。鬼知道你要做什么?怕是连你也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样去做了。
就像「新年我要成为更牛的人,要去周游世界,我要XXX」,因为没有提出一些具体的指令,你的大脑会把这些目标扔到「完成区域」。
在未来的三个月内,你的大脑不会有任何行动。这是很不好的制订目标的习惯。
认知科学家格尔维茨(Peter Gollwitzer) 把「我要三个月内学会编程」这样制订目标的习惯称为「目标意图」。
与目标意图相反的是「执行意图」。它是这样一种方式,采取的是如果…那么…的句式。就是说它把你更具智工具箱体的指令下达给你的大脑。
「如果每天晚上八点之前回到宿舍,我立即打开笔记本开始登录Github网站、提交自己的代码」,这是一种新的制定目标的方式:执行意图。
这种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它包括时间因素:「晚上八点」;
第二它包括地点因素:「回到宿舍」;
第三它包括具体可操作的事情:「提交代码」。
为了更好实现目标,把计划改为执行意图:if+then
「我要…」改写为「如果…那么…」。
其次,你可以在「如果…那么…」的「如果…」部分嵌入时间、地点等情景信息。
比如例子的「每天下班回到家开始写作」。时间、地点是未来很好的情景触发器与记忆提取线索,能够帮你在未来某个情景来临的时候,自动从潜意识中提取出相关指令,激发目标完成。
这样的好处:
执行意图提前确定好情景
人们更容易克服拖延症、达成目标。
执行意图利用了大脑的未完成情节。你在大脑中往往会自问「我要做什么」,
执行意图则是提前帮你确定好:「回到家里坐到书房,八点到十点,开始写作」。
于是你提前在大脑中埋下触发点:地点 => 书房,时间 => 八点到十点,行动 => 写作。
当你回到家里,即使还没有坐到书桌前,你的大脑已经开始自动工作,你会不知不觉开始写作。
人的记忆负荷是有限的,执行意图动用大脑默认网络模式,会让你不知不觉,开始写作,产生强大的心流。
自己回想我之前下班路上开始想今天太累了,放松下了,看小说吧,果然回家是看小说了。这个就是用执行意图。以前我不知道这回事,这个是有事实根据的。
现在我要用执行意图,来做产生有价值的事。而不是来看无聊的小说啊。
光有理想、理论也不够。有执行意图才是行动派
我的梦想、我的志向是多么多么牛逼,你懂了,你想明白了,你就自然能够提高行动力了。但是,可能吗?结果你也意料到。理想的巨人,行动的小矮人。只要使用执行意图,才能成为行动派。
太模糊抽象不是执行意图
if-then 计划是:「如果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就去写总结」。
然而这不是执行意图。为什么呢?
「如果我在工作中犯错误」是不确定的时间地点;
「犯错误」是抽象概念;
「写总结」也是一个笼统的抽象概念。执行意图不鼓励模糊抽象的目标,而是鼓励你将目标拆解为具体步骤,用具体的时间地点引发一个动作。
时间,地点,动作都是明确。才能具体化到最小动作来执行。太过模糊抽象的目标,就是会失败。
正确的if-then
「如果在周一准备会议室工作中犯了错误,2点在办公室就去写原因、补救方案、备用方案一千字总结」。
计划:克服/预防/抓住机会
[如果7点下班回家很累,那么我会站着写作到9点]
因为下班后会累。【要克服累】就要提前预防写入执行意图,进行情景想象,也是让大脑自行脑补了。
这样遇到累时,就可以有累时执行的意图。就是提前设置好[如果7点下班回家很累,那么我会站着写作到9点]
这个是在计划中预防克服困难的执行意图。
今天是捡到宝了,光个执行意图就改变我总个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