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部小说最大的感受,是心灵的震撼,原来一个人的经历可以这么曲折,原来一个人的灵魂可以这么强,能使一个人经受住身体的洗礼,在无数诽谤声中坚守本心。本小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如梦起点;摘自原版文化苦旅,也是全部苦旅的起点,也是如梦的童年。第二部分:中国之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余秋雨的身上得到了绝佳体现,走遍中国大陆,寻找中国文明的历程,可以说,读了之后让人感觉懂了很多。中国文明的艰苦历程在里面也有十分形象的体现。第三部分:世界之旅;不局限于中国,在于观察除中国文明之外的其他文明,于是他去了中东,去了北欧,去了南美,甚至去了感受佛教,体悟修行。第四部分:人生之旅;以自我为中心,写自己的圈子里人的苦楚,从东山谢氏谢晋到百岁老人巴金,连自己的父亲都被活活气死,自己却还得继续前行。这部小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余秋雨的苦,其次是中国文明历程的苦还有他圈子里人遭受的苦难;再者就是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层面的知识。
我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我不禁发问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博古通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是一种修养,是那一次次穿梭古今的见证。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对于读者来说,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下面我将讲一下这两方面的艺术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礼的社会功用是其艺术特色之一。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内容可谓古往今来,不仅有莫高窟的神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地带的秀美与清新,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作者描述的语言里,对中国文化和其他外国文化的见解很自然。这种文化见解包括了作者对历史现象的批评,赞扬等态度。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点,甚至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引起了读者对文化的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比如《道士塔》这篇文章,读者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个“王道士”,而是将“敦煌失窃”的过错归咎于那些官僚们的身上,读者从这一点可以联想到当今社会,从而读者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洗礼。
其次,叙事的故事化,语言的诗化给这本书增添了许多色彩,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如梦起点,作者将题目解读为他全部苦旅的起点,对它的记述包含着大量的童年回忆和听到的传说。一切童年都“如梦”,一切起点都“如梦”。在《黄州突围》中也引用了苏轼的一些诗句表明他被诬陷的全过程,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些细节,在《阳关雪》中感受到了到了诗意般的描绘。这些故事化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凭借作者对山水的诗化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故事化叙事,来寻求一种对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