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山教授今年6月2日在福建省教育学院,做了一个题为《从高中生物学课标修订看教学改革》的讲座,讲座中指出,在2011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有标志性的进步,在这个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生物学课程的理科属性,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凸显重要概念传递,注重学生知识框架的形成。在外人看来初中生物就是背背就可以考试过关,但其实这已经背离了生物课程标准。
刘恩山教授在这个讲座当中特别强调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指的是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思想方法,以生物学内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是对知识目标的更高要求。
理性思维是理科学习的标志性成果,科学思维的习惯和技能,是从事科学工作的基本范式,学会理性思考并以此来面对现实。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命科学的最基本方法,理科学习的重要方式,直接支持科学概念的构建,未来公民在创新型社会中从事生产和生活应具备的能力,也是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学习成果。
社会责任,是一种态度和意愿,是高度依赖学习过程的学生综合能力表现,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并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热于传播生物学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是,要形成持久的学习成果和运用能力,及我们要关注学生留得住,用得上的知识,还要关注跨学科能力。比如在我们学习遗传和变异的时候,我们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以及遗传的规律,变异的现象,变异的原因,但是学生再过几个月他可能就忘记了这些知识,但是他们一定会记得,我是单眼皮,但我的父母亲是双眼皮,我还是我父母亲亲生的,而不是抱养的。还有在血型的问题上,滴血认亲是不科学的。
纵观今年生物中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重知识框架,凸显重要概念;二、传导生命观念,彰显社会责任;三、开发理性思维、知识重在理解;四、学会获取信息,关注问题解决;五、掌握科学探究,熟练运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