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在青岛,读一个不怎么样的大学,不怎么样的专业。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青岛呢?不是因为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只是单纯把它当成梦想的中转站。可是当初的我还是太幼稚,只看到了选择的权利,没有想到选择所要承担的责任。真正远离故土,凭己力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扎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可是我已经没有后退的权利了。
网上有一句很激励人心的话:“不要让将来的你厌恶现在的自己。”可是可悲的是,当你还是现在的自己的时候总是会想:我这么努力,怎么可能厌恶自己?但是静下心来,你真的有你认为的那么优秀吗?你真的付出了和你的梦想对等的努力了吗?将来的自己在表面上厌恶的是你的不够努力,本质上是厌恶你没有认清自己。一如现在的我,无比地厌恶过去的自己。
不要把自己定位得太高。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缺的是梦想,真正缺乏的是正视梦想的态度。不怕没有梦想,就怕梦想不切实际。没有梦想还可以找,而一旦曾经为之奋斗的未来在一瞬间崩塌,这种打击不是那么容易走出来的,甚至会在那一瞬间走向另一种极端。而这种极端的苦果却会影响几乎是一辈子。一如现在的我,承担着当初所谓不甘心的决定的苦果。所以奉劝追梦路上的人也奉劝以后的自己:不要肖想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着眼于前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在我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我妈妈总是对我说:是你的总会是你,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可我总是嫌弃她没文化,抱怨她看不起我的付出和努力。高考前我向往的是上海,南京还有香港,却把浙大当成了备胎。如今,我把能留在浙大当成一种幸运的事。可是我注定是个不幸的人。
想清楚要承担的后果再做决定。在外地读书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提别的,最无法抗拒的就是孤单时弥漫而起的思乡之情。现在我最想听的是妈妈没有文化的唠叨,最想吃的是妈妈做的菜。但是我甚至不敢给妈妈打电话,怕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没有离开故土的人,大概永远无法理解这种痛苦,然而这不是无病呻吟。一个决定的后果,远远比想象中的大,所以想清楚再做决定。
读万卷书确实需要行万里路。从高考结束到现在这段时间,我走了些地方,看了些风景。北京,济南,还有青岛。在认识一个城市的文化的同时,也渐渐地看开了一切。曾经的偏执,在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我在路上了。
我没法让现在的我不厌过去的自己,只能努力做到让将来的自己不讨厌现在的我。我找到方向了,我想用三年弥补失去的那三年,用三年回到过去费尽心思逃离的那个城市。我曾经觉得用三年回到当初也不曾想去的那个大学是个可悲的事,可是朋友告诉我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想可悲不可悲,努力去做就好。所以我要开始了,就把青岛当成梦想的起点。三年后,等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