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话导读红楼梦-第二回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冷眼人就是指的冷子兴。想知道贾府兴衰,从冷子兴的话中就可以读出来。贾府现在已经萧疏,属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已。
贾雨村这个人大家容易忽略,其实他的出身、外貌气质、学识、才华都不错。自己努力考中进士,再到后来遇到娇杏以及与对封氏送银子(两封银子1000两折合现在一线城市几套房子大家可以查查)的种种行为来看,甄士隐也是个有情有意之人,做官时候也是“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未免”一词可见是当时的一种风气,贾雨村并没有刻意为之。他在被人参下来,丢了官之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个人觉得是一个年轻有为有理想抱负的好官。
丢官这个大挫折以后,作者没有详细写,就说把家人财产安顿好,自己游山玩水。个人认为他的思想出现了变化,开始走向斗争之路,善良纯真逐渐让位给了权势争斗。
从林黛玉家作家教,到遇见冷子兴得知林黛玉与贾氏家族的关系,搭上贾家大船,都是心计为之(作者完全没有写,大家可以细品,个人认为,一是他可能早就知道林家与贾家关系,二是即便没有贾家林家也是大官,家庭教师不是随便做的),再到后来补授应天府,直至遇到葫芦庙的门子,这一路的官场之道慢慢的改变了贾雨村。
以前的贾雨村种种的优良品德都在当时社会的仕途之上被磨灭,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书仕宦变成了一个糊里糊涂错判冤案之人,从一个有情有意的青年才俊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见死不救之人,从一个清贫穷儒变成了一个怕人提起当日贫贱忘本之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从孩童变成熟,谁又不是或多或少失去了善良纯真呢。
智通寺的龙钟老僧,以及这一幅含有深意的对联,有点牛叉,一下就想起这货好像扫地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在那里煮粥。聋且昏,不听不想,齿落舌钝,不说不问。老僧的出现在贾雨村转折点之时(遇见冷子兴便是贾雨村人生的转折),正是引导贾雨村不要再往前走,因为前方是黑暗的官场,物欲横流的人间炼狱,然后贾雨村却不耐烦的出去了,“奇遇”了冷子兴。
最重点的: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 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
这两段话是描写甄宝玉和贾宝玉的,从两个人的性格言谈举止,作者来告诉读者其实贾宝玉就是甄宝玉,但是发展到最后甄宝玉却与贾宝玉有着不同的人生。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虽然生活经历相同,年轻时也会受人影响,但是最终是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这是红楼梦的悲剧所在,也是现在一些社会上很多失意者的悲剧所在----琛哥有云:路怎么走,自己选啊。同样的人同样的生活条件同样的社会地位,同样的先天条件和同样的性格,却仅仅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或者说由一件小事思考的不同,而开始发生改变。当然他们两个的结局在前80回中只能隐约窥探到一些蛛丝马迹,具体他们二人的结局就只有一点点再去考证。
至于贾府人物关系最重要的,先知道贾赦贾政贾敏三个人是荣国府的,宁国府平辈是贾敬;贾琏贾宝玉贾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荣国府的,宁国府平辈是贾珍。这几个人弄清楚了其他人就能对得上号,故事里人物很多很复杂,随着情节发展慢慢来。
其他内容,在下面聊天探讨。
PS:今天安邦被保监会接管闹得沸沸扬扬,看了一些内容,印象最深的是
公开资料显示,安邦2004年以财险起家,初始注册资本只有51亿元,2016年末总资产达到2万亿左右。其实是通过股权结构虚假注资,本金只有5.6亿元。由于最近十年实体经济盈利能力越来越差,尤其是最近几年已经低于融资成本,资本越来越不愿意搞实业,基本都在脱实入虚,安邦这种大约是以保险为名,通过吸引老百姓来买带保险功能的短期理财,卖新还旧,积聚大量资本,到处举牌和并购。现在大戏揭幕,估计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