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每个班级,每节课,不同的老师面对着不同的孩子,讲着不同的内容。孩子们端正坐姿,侧耳倾听。但是他们真的在学习吗?他们真的参与了学习吗?不见得。如果是的,那班级中也就不会有一些成绩差的孩子了,应该说,每节课,只有部分孩子真的发生了学习,而剩下的部分就是观众了。
前两周上了一节“易错字”的课,就是把孩子们容易错的字拎出来,再交给他们辨别的方法。一节课下来,和我互动的孩子寥寥无几,只有几个眼力见很强的“小大人”在回应我,大部分孩子都选择做看客。怎么了?怎么会这样?杨校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一节老师的易错字辨析,而不是学生的。课后我认真地反思自己,是啊,这些字是我自己选的,辨析的方法也是我自己想的,作为孩子,他们怎么会喜欢,怎么会参与,怎么会回应呢?很多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太难了,听都没听过,怎么能配合老师?“生活即教育”,我根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更没有从孩子的生活作为出发点,当然收效甚微。
上周,我们又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学会约请》,在上这节课时,我把时间让给孩子们,出示内容后就让他们前后四人一小组进行表演,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另外两个进行评价或提意见。第一次请了三组进行展示,大家一起来评价,哪些地方演的好,哪些地方不太合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然后我们共同把约请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出来。根据总结的要求,小组再合作表演。我看到好多平时课堂上的“冷面人”,都眉飞色舞地在那儿讨论。第二次再请三组展示,比第一次说的好多了。第三次我也参与了他们,我和他们一起表演……这节课就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两节不同的课,不同的效果,更不同的是我自己站的高度。
经过这两节课的对比,我清楚地认识到,想让孩子真正地参与学习,重点在老师,能否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的对话,交流,能否从孩子的生活出发,能否关注每个孩子,不是“天才”,不是“小大人”,而是那些“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