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汉
春暖花开时节,在兰州市滨河路沿线的公园走走,总能看到一些秦腔爱好者自发聚集在一起演唱秦腔,其乐融融。仅兰州港附近的老年人公园,就至少有十处左右的秦腔爱好者在唱戏。有些阵势很大,锣鼓家什齐全,演员表演专业,围着看戏的观众数百人。有些一把板胡就能开唱,没有观众,过往的人们只做短暂的注目和偶尔的停留,他们依然认真在演唱。让人不得不叹服秦腔在民间,叹服老百姓对秦腔这个古老艺术的热爱和坚守。
秦腔,起于西周,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秦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等。千百年来,这古老的秦腔,萦绕在苦难深重、生活贫脊的大西北上空,余音缭绕,极富韵味,无论是人为战火还是自然灾难,从来没有断过。
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等特点,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图案壮丽,寓意明朗,性格突出,格调“火暴”,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
悲歌化悲,情歌寄情。秦腔不仅能唱生活唱人生,还能缓解压力缓解劳顿。西北人嗓门儿大是天生的,八百里平川的土壤孕育出来了这门高深脱俗的歌唱艺术。最近快手APP中岀现的甘肃农村羊倌的网上直播迅速窜红,拥有几十万粉丝,风头盖过诸多专业演员,再次也证明秦腔在民间,高手在民间,因为苦难在民间,悲伤在民间。
秦腔作为一个地域剧种,承载着多少人对儿时与故乡的记忆。农忙耕作,农闲唱戏,农民用自己的方式歌颂着生活,传唱着经典,人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小时候,农闲季节,天一黑,在昏黄的灯光下,简陋的舞台上,没有齐备的道具,没有经费的支持,有的只是村民们的热情、观众的喝彩。但仅有这些就够了,就够他们继续坚持对秦腔的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
常见西北农村的红白喜事,十五六个人的秦腔演唱,晚上一场,白天一场,一场三小时,包含灯光,音箱,板胡洋琴司鼓锁呐等伴奏,总共费用才几千元,多点一折加一百元,比起那些现代歌舞,收入低廉,演出却投入认真,唱腔纯正。这是秦腔在民间最真实最亲民的生存方式。
曾经每到过年过节祭祀的时候,好多地方的村民们就会自发凑钱置办演出用品,大伙一起把戏唱起来。化妆师是村民,演员也是村民。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其中享受到了“艺术家”的乐趣。农村的秦腔演员农忙时耕种,农闲时节唱秦腔。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秦腔演员和戏台,这是村里难得的艺术盛宴。
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下,秦腔这一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渐渐被淡化,社会处境令人堪忧。好多专业院团经费困难,难以为继。政府财政支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戏曲进校园等策略固然对秦腔的传承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只靠利益驱动只能起到短暂的兴奋剂效果,人类对利益的需求永无止境。如果把唱戏作为一个求职和谋生的选择,这门古老的艺术迟早会断绝。试想如果让当今的孩子选择唱戏和唱歌,不要说唱一台戏与唱几首歌的收入天壤之别,就学戏的过程中要吃的苦恐怕也让很多孩子望而却步。可是,当抛开功利和目的,完全因为被秦腔艺术魅力所吸引,发自内心地喜爱并愿意为之付出,这才是这门古老艺术得以源远流长的生命力所在。看到周围有好多民间演员和戏迷自愿拜师学艺,甚至自掏费用,置办行头,凤冠霞衣,涂脂抹粉,不管观众多寡,不考虑利益得失,不选择环境好坏,只要有一席之地,就可以一板一眼倾情地开唱。
我深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现代文艺形式如何发展,秦腔这门这古老的艺术形式一定会通过这些真正痴迷秦腔的从业者、广大的戏迷及老百姓传承下去。传统戏剧在民间薪火相传,永远不会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