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24天
原文阅读:
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讲解: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现在学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向人炫耀。”
启发思考:
这句话非常著名,古往今来诸多学子以此为镜警惕和反省自己。朱熹注解说:“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之于人也。”古之学者为己,是为了自己学到东西,自己能用上。今之学者为人,是为了讲给别人听,多一些谈资,显得自己懂得多。
孔子这里说的古之学者和今之学者,其实可以理解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最为重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立己达是为己,立人达人是为人。孔子开创的君子学,意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深厚的修养,能知书达礼,肩负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需要念兹在兹,不懈努力,不断改进身上的不足,完善自己。
如果学习目的是为了迎合世俗、取媚于人、博得虚名,甚至还有其他目的夹在其中,这个学就变味了、跑偏了,甚至出现种种弄虚作假,为文凭或发表而做出种种不正当的行为,结果一定不会学为君子。
汤一介《在儒学中寻找智慧》中说,
“为己之学”应是内在性问题,即“做人”应发挥其内在的精神来实现其自我完善;“为人之学”是表现在外的,它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杨倞注:“禽犊,馈献之物。”)
汤一介认为,“为己之学”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它可以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夫子称赞颜回之乐,正是说这种内在的精神境界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为己之学”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超越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超越的,但闻道的人可以为“道”而舍弃一切,这正是一种“内在的超越精神”,是可以做到的。也许最能代表孔子内在精神的应该是他说的他实现其“为己之学”的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事实上,为人学和为己学的人,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当年,少年王守仁的塾师问孩子们“什么才是天下第一等事”,或说“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大部分同学都认可老师给出了“真实”的答案:无非是为了考取功名。但王守仁偏偏特殊,讲出读书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或者说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习圣贤,最大限度地向圣贤接近。百年前的少年周恩来也铿锵坚定地给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回答。
千百年的“考取功名”是无数读书人自幼以来的普遍共识,如同今天“考个好大学”一样,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假思索的简单真理。今天,我们每个人再思考体会“为己学”还是“为人学”这一问题,反观内心问问自己,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被击中了。好胜心强的人或者好胜心强的时候,学习是不是切己体察,关注点是否落实自己的行动方面,而不是琢磨着想赢得老师赞赏,胜过同学表现。
为人之学和为己之学,虽只一如字之别,相差何止千里,不可不慎。 钱穆先生认为,孔门不薄为人之学,惟必以为己之学树其本,未有不能为己而能为人者。我们要为自己而学。每天努力去学习,需不断地用在自己的日用常行方面。最后,也想提醒总是要求孩子学这学那的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自己愿意学就自己学。如果自己都不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要强迫孩子学。这也是儒家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