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除了一天的草,真够累的。辛苦不是主要问题,最头疼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花园,因此也就不知道该清理哪些草,同时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清理。我们基本上是先用手拔,能连根拔起最好,实在拔不动的就用修剪灌木的剪子剪,然后用耙子清理一遍,之后再用除草机除,最后用一种圆盘的切边工具来修剪边缘。
我心目中的花园实际上更加接近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充满野趣,不需要太多的人工修剪,尽可能地保留自然原始的样子。尤其是看到清晨草尖上的露珠和夏日里盛开的各种野花,总是能让人感受到生机和活力。然而,在新西兰这样一个以英国文化为主流的国家,干净整齐的草坪似乎是每家每户的标准。这也许和西方文化从古希腊起就推崇“秩序是美的”有关。或许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草坪也是修剪得越短越齐越好。这和我们中国人对园林的认识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的,我们更加欣赏写意的、自然的,哪怕是一小块绿地也包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这就导致我每次除草都要做一次很激烈的思想斗争,既要符合本地人的审美观,不能和左邻右舍产生明显的分歧,又要为自己保留一小块心灵的净土。所以我总是把临街的部分修剪得整齐,在栅栏里面的边边角角处留出几块小三角,让那些小野花尽情地生长,开放。当然,这些地方其实也不太好除。
接下来的问题是,不知道应该清理哪些杂草。其实在我看来,每种草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毕竟我们的小花园不是牧场,也不是高尔夫球场。其实不管哪种草,只要能顽强地生长,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就有足够的理由存在。在我看来只要长高了,哪种草都长得差不多。今天花了好长时间,查找了不少资料来认识花园里的草,基本上没搞懂什么,在网上看图片哪个都挺像的,很多草的差别微小到不注意的话几乎看不出来,更别说在花园里了。回想这几年除草,基本上就跟瞎子差不多,推着除草机一顿乱突突,权当健身了。突然想起现在流行的学生夏令营,去农场、果园采摘,体验农活,如果不是农村出身且有亲自耕种经验的同学,大部分估计都是看热闹。不是素质教育不够,实在是植物比人更难懂。在新西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动植物的介绍,作为一个畜牧业为主的国家,认识各种植物、尤其是各种草,的确应该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
最后再说说如何清理杂草。我们用的办法应该是最原始、最落后的,但也绝对是最环保的。听新闻上说,新西兰公共部门除草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使用除草机,二是除草剂,三是热水。除草剂最省事,也很高效,但不环保。财政上不富裕的区大多采用这种办法。除草机比较环保,但效果较差,也比较浪费人力。热水更环保,也很高效,但太贵,只有少数有钱的区才用。我们用的办法虽然是最原始、最落后的人工拔草加修剪,但绝对是最环保的,同时又能健身,也算一举两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