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诚实地说,我确实是一个懒人。
在每一件事情上,我都会去寻找最佳受力点,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难听的说法是——走捷径。
我相信自己是会读书的。
我说的会,是指懂方法。
一本书到我手里,会历经三个阶段:
1、我读这本书的目的。至少列出三个目的,比如,在读《文案圣经》的时候,我的三个目的是:学习写文案的方法;扩展我的IEP框架;在写作中使用文案技巧。
2、通读,标记,记录。我以纸质书为主,有人觉得书贵,其实赶上打折的季节买上一回,一个月少出门吃一顿饭,书钱就出来了。也因为花了钱,所以会舍不得放过每一个字,我相信一切信息皆有价值,哪怕作者写出了败笔,也能成为失败的案例。
荧光笔是必需的,便于将重点标记出来。不要舍不得在书本上涂写,经历涂写它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私人物品。
记录是在读书时记下自己的思考。这是“融入书本,但又跳出书本”的方法。读书过程,有时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有时会摇头不屑,有时又会被一个句子点亮。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但又弥足珍贵。因此,使用标签纸随时记录并贴在书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3、整理成笔记。单独使用一个本子,把第二步标记的重点和记录的思考整理下来。可以有自己的风格,有人喜欢思维导图,有人喜欢摘抄,有人喜欢手绘。
个人比较偏好日系的方格本。很便于绘制表格及图形。笔记的作用是为了将来查阅,这一点务必牢记于心。所以重点不在于好看和详细,而在于要让未来的自己一眼就看的明白看的懂。
经过三个阶段的书,基本上就能消化个七七八八了。之后将书进行分类摆放,可重读的经典放置一个区域,可以不用再读第二遍的放置另一个区域。
02
这一套程序我坚持了快一年了,一直得心应手。
直到今天。
事情是这样的,一句话说完:因为要参加一场考试,我不得不,对,不得不去看一些我从来不看的书。
看的我想吐。试想想,读书状态一度是亢奋的,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会让我感到莫名兴奋。而看这些书的状态是:呃……哦……啊?……
这当然跟兴趣有关。有兴趣的书是带汁的,口感绵延,余味清爽。兴趣引领自己一路向前,在一个领域深挖下去。愿意迎接挑战,走向更深的层次。
而对于没有兴趣的领域,怎么说呢,就像榴莲,不爱吃的,觉得臭不可当。
这会造成抵触情绪。情绪的作用是可怕的,试着平静地做一件事,和焦虑的做一件事,两件事的结果会相差多大。
面对这个毫无兴趣的领域,心中生起焦虑感和烦躁感都不足为奇。
根源在于超出了认知边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略微超出认知边界的知识是有益的,它能吸引你不断扩展边界。
但一旦看到的内容离认知边界太远,就会让人望而止步了。毛毛虫在变成蝴蝶之前,永远无法体会飞行的感觉,它也不知道,其实它与蝴蝶是一种生物。
所以,要如何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03
曾经在内部的论坛里,看到一位同事这样描述:
今天,我发现我的孩子在看白落梅和安意如的书,我一怒之下,把书给撕了,给了孩子基本经典去读……
看完之后,我有些不快。这位同事的言语里,透出一种傲慢,好像他是知道什么该读,什么不该读的。也许吧,但是他的行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我留言说:先不说你撕书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你让孩子直接去读经典的做法,很可能会扼杀了一个好苗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忘记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傲慢到连别人眼里的好与坏都要去干涉了……
为何这会是一个毫无帮助的扼杀行为呢?
从入门到精通,这是进入任何一个领域的必然过程。这是一个维持兴趣,走马观花,选定深入的过程。
在第一步,必须要依靠一些可读性强的书,适合自己水平的书来维持住对这件事情的兴趣。所谓兴趣,就是在做的过程种不断获取到即时的正向反馈,让自己感觉良好。
因此,对文学爱好者,入门读白落梅和安意如又有何不好,喜欢就是最好的动力。这里也顺便回答咨询心理学入门的朋友,先看心理类畅销书是没问题的,武志红老师没什么不好,尽管他的很多说法是有待推敲,但作为心理学界最能写的人,读他的书一定会给你很有趣的体验。
《影响力》、《遇见未知的自己》、《为何家会伤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都是很好的入门书籍。
第二步,待兴趣稳定之后,可以涉猎此领域的相关教材。这个过程,是对这门学科做一个整体上的把握,重在了解学科历史,以及相关学派及理论。
就心理学而言,《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最佳入门》都是佳作。
第三步,就是选定自己最感兴趣的学派,做深入阅读。走到这一步之后,就无需人来推荐书籍了,你自然会知道。就像学文学,你自然会知道读《诗经》、泰戈尔、加缪还是川端康成。心理学,你自然会在佛洛依德,荣格,阿德勒,克莱因或者科胡特之间做出选择。
这才是顺其自然的进阶之法。
【上一篇】:高难度沟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下一篇】:天才并非天生,不凡源自耐烦
【❤下方一秒点赞,助力院长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