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隐娘》昨日开画,作为一部戛纳获奖作品,侯导七年磨一剑的戏,我怀着敬畏之心走进影院,出来之后百味杂陈,很多没来的及走进影院的朋友来问我观影感受,我也没出声,我认为,此时该静静。
今一早,发现朋友圈刷遍聂隐娘,多数是转发一些夸<聂>好,看不懂的人都是逼(sa)格(bi)不够的信息,如此我就不得不说一说了。
这些文章多数是夸赞<聂>的摄影、剪辑、质感的,却极少数深挖电影背后的内容。乍一看,好!专!业!啊!可事实上呢,写文章的人他也没看懂,只是他没让你看出他没看懂,而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
至那些没看懂的朋友们:不要悲伤,不是你逼格不够,是真的有很多人看不懂!!
在电影院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断有人离席,作为一个影视从业人员,我认为这是很可怕的事,你要说啥,观众听不懂,那等于白说,连听都不愿意听,那就等于烦了!导演的表达或自我表达就是不到位的!从这个层面来说,电影已经是不成功的了。
作为一部唐传奇小说改编的电影,其画面渲染出的浓浓唐味是影片一大亮点,但这不是MV画面拍好看了是不够的。导演是个用镜头语言讲故事的活儿,故事没讲好其他都白搭(当然中国已经有好多导演在不好好讲故事上前仆后继一骑绝尘了)!
说到讲故事,就不得不说剧本了,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一部根据小说或是其他作品改编的戏要上时,我都会千方百计地搞到剧本和原著来看,这已经近乎一种强迫症了,聊到这儿很多人又要喷了,把电影和原著放一块比是不公平的。但是,为什么不公平呢?因为你在心里已经觉得电影没原著好,只是拉不下脸来说不好,要是好的话此时你已经跳出来告诉我它哪里好了,嘿嘿。
好吧,不招公愤了。电影和文学本来是两个载体,放在一起比确实是不能比的,那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看的是两种载体在说同一件事,其中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到底处理得怎样。再回到<聂>,我先是看了剧本的,因此进电影院之前我基本还算有备而来,并且冷静客观的看完了。从剧本角度,聂隐娘的故事基本还算是流畅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人物百转千回。在影院里看到的版本却是支离破碎的,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当时脑中蹦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导演没拍明白吧!然后心里立即为导演解释,这里肯定有剪辑的原因(咱们的某电你们懂的),再或者戛纳获奖版本不是这样的,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你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不理想,于是铩羽而归。
回到家,还不死心,找到原著来看,细读,又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资料,总算是把谁打谁,谁为啥杀谁弄明白了,心中感叹候导背后做了那么多功课。可是,又要可是了,观众是不会翻阅典籍查好资料,各种自行补脑后再进电影院的,那么最后的结果是,看不懂!所以不要为看不懂而不好意思,试想那些言之凿凿的文学爱好者又有多少深度挖掘或者是了解唐传奇的呢?因此,不要在贩卖你的逼格了,大家都是普通人。
徐逼叨叨说了半天,我并未对电影提出任何针对性言论,在我看来,电影表达有时确实是很个人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有我自己的小心思,我不想给任何人诟病我挑剔我的借口,以上,纯属个人感受,与电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