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日,这个概念是从《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中得到的。圆圈日是指每周或者固定天数的时间内拿出一天时间,找一个足够安静且无人打扰的地方,只有你一个人,独自思考,不与外界联系,在圆圈日这一天很多智慧或灵魂深处的东西会来到你的身体里。
今天是我每周的圆圈日,我开始阅读《完整的成长》这本书。
再次翻到昨天阅读的部分,特别受启发。
一个14岁的女孩和妈妈自由交流关于探索自己生命的世界、对生命的好奇,以及引发了对人生和灵魂的思考。这个例子让我震撼,某种程度上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部分,当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爱时,孩子就有机会思考生命,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感悟。
真正的早慧,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概念或逻辑能力,这些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的一种工具存在,人不能逃离和否定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倘若一直压抑自己的感受,逃避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只是停留在“工具的使用上”,那么人就真的沦为了工具,但人不是工具,人有肉体也有灵魂,就像一所房子里要住着人才会有活力和生机,如果没有活力注入,那么房子就是一片死寂,同样的,人的肉体是我们精神的房子,我们要想让肉体鲜活,就要注意修养我们的灵魂。
为啥同样是一副皮囊,有的人让人心生厌恶,而有的人却让人感受到一股如沐春风的滋养。区别就在于灵魂的不同。
就像书中所说的,人没有完美的,但可以让自己变得完整,如果没有缺失我们就会完整,但不会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如何给予儿童完整的成长呢?那就是创造爱与自由的环境、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尊重、和自由。
说说我小时候的故事,
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们迷上了去镇上游戏厅打游戏,小镇里有为数不多几家游戏厅。隔壁邻居家的哥哥经常因为打游戏回家太迟了,他妈因为找不到他着急的很,一等到哥哥回家就骂“死仔啊,死仔啊……又死去玩游戏……”边骂边操起扫把或木条往孩子身上挥去……
有一天过了午饭的饭点,我弟还没回家,我妈骑着自行车在镇上一家又一家游戏厅找我弟。好不容易在老庙旁边的游戏厅里找到我弟,我妈静静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弟转头突然看到我妈的瞬间,脸涮的一下紫了,是被吓到了。站在我弟旁边的男同学开始起哄,“哇哈,吴某某,你妈妈来啦……啊哈哈哈……”我妈当下没有发脾气,没有打他、骂他,只是轻声地说:“还没吃午饭吧?”于是从塑料袋里拿出面包和牛奶,然后接着说:“面包牛奶拿去吃,吃完了去上学。”过了不久,我妈就回家了,一切就这么平静。我不知道这件小事对我弟内心起了怎样的波澜或影响?如果是小镇上其他的妈妈,估计看到孩子在该去上学的时间玩游戏的一刹那就会引爆脾气了吧,要么大掌一挥要么恶语咒骂?而我妈在当下留给我弟的是一份尊重、一份信任。
现在回忆起来,我妈妈给我和我弟的教育里也流淌着爱、自由、尊重,即便是很小的孩子,孩子可能说不清楚那份感受,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感受到这份爱和自由,孩子和妈妈之间就有一份天然的连接,即便我们成家我们也不会忘却母爱曾经给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滋养。而我们内心也会带着这份滋养,去滋养我们的下一代和身边的亲密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