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称为依赖。
独立:独立是指单独的站立或指关系上的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以上释义均摘自百度)
依赖与独立,这两个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字眼,偏偏只有当它们两个同时出现在一段感情或婚姻中的时候,才能维持这段关系的平衡,得以延续。
就好像天平,只有当两个同等重量的物体同时存在维持平衡,否则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关系。
恋爱期,男女间的你侬我侬,白天随时随地秒回的信息、微信、电话;夜晚关灯上床之后那种恨不得将对方揉进自己身体的冲动。无不昭告着这对情侣间的相互依赖。
在荷尔蒙的作用下,这是不管从精神还是肉体,他们都是融为一体的。
恋爱期过后,进入婚姻阶段。这时候的爱情开始褪去甜蜜的外衣,激情也被生活的平淡所取代。
许多人也开始在这个阶段迷茫,或过度独立,禁受不住柴米油盐的洗礼,太过独立的婚姻生活让他们找不到对方存在的价值,彼此好像已经找不到相互依赖的感觉和理由。各自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越走越远,互不关心,直到婚姻破灭。
或太过依赖,这种人往往把爱情中的激情与浓情蜜意误当成了婚姻。以为婚姻也如恋爱期般甜蜜,放纵自己,继续依赖对方,使自己在这段关系中陷入了迷惘,丢失了自己,最后导致对方的轻视或是反感,最后令自己不得不狼狈谢幕。
提起民国大才子,浪漫诗人徐志摩。那个时代的留学生,新文化运动的追随者,却被家里人安排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在极不情愿中娶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
张幼仪二哥与梁启超是同窗好友,《时事新报》总编。四哥 二十八岁就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也算是上海金融界的实力派。
为了让张幼仪在夫家获得足够的地位与尊重,娘家特别差人到欧洲采办嫁妆。但显赫的家世与一节又一节车厢的嫁妆并没有给足她在这段婚姻中的底气。反而让她受尽了冷漠与凌辱。
“嫁夫随夫、丈夫大于天”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老旧思想,让她在这段关系中没有自己的主见与思想。再加之对徐志摩的过度依赖与服从让徐志摩对她愈加厌恶。
直到他逼她签下那纸离婚协议,才让她重新活了过来,并且活的更加通透,更加有自己的味道。
命运为她关上了婚姻的大门,却打开了事业的天窗。她进入教育学院读书,在哥哥的帮助下开创自己的事业,并创立自己的高端时装品牌,就连南唐北陆都在她那儿定做衣服。
对于离婚后的张幼仪来说,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徐志摩的赞叹与改观。在写给陆小曼的心中这样说到:“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这两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站的稳,思想确有通道”。
这估计是张幼仪做梦都不曾想到的事。
婚姻中,尽管她家世显赫、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却并没有让她在婚姻中有丝毫地位,更不曾让徐志摩对她有丝毫留恋。
离婚后,仅仅就独立与好学这两点就足以让徐大才子对她另眼相看,赞叹不已。
若当初,张幼仪没有一门心思扑在婚姻当中,搞得自己身心俱疲,狼狈不堪,最后得此下场,而是早点醒悟,拾起独立的思想与主见,不再以徐志摩为生活的全部,说不定还会落得佳话一段。
不过,话说回来,佳话若能随随便便便成就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婚姻中迷失。如此看来,一段完美的婚姻,绝对少不了用心的经营,时刻掌握依赖与独立的分寸。
再来说说民国时期的另一段婚姻,世人眼中的才子佳人、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的梁思成与林徽因。都是当时留学归来的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建筑界第一人、扛把子。
纵观他们的婚姻,有甜蜜、有矛盾、有争吵,就和正常的夫妻一样。老天也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多才多情而让他们免于世俗。但作为这段婚姻的掌舵人,他们懂得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会及时沟通。会在对方需要依靠的时候,送上自己的肩膀;也会在对方需要安慰的时候,敞开自己怀抱送上一个结实温暖的拥抱
生活中相互依赖,工作中相互扶持。
但相互依赖的同时,他们也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独立的社交圈,对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时事有着自己理解的视角,更有自己私密的空间。
她虽多才却也多情,是无数人的梦中情人,但这些却丝毫不影响她在梁思成心目中的地位。这种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独立让梁思成更加对林徽因欲罢不能
他们努力、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婚姻中的那份平衡,看似美满的婚姻生活,背后付出的又哪里是常人所能看到的。
张幼仪式的婚姻,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这样不仅会让我们失去自我,陷入迷茫,还会让我们输的很彻底。
林徽因式的婚姻,表面看起来是很美好的,但却要我们去努力、去成长、去依靠、去独立、去依赖。
这中间的尺寸也要细细揣摩才能如鱼得水。
只有当我们用心去做,好生经营,才有可能越走越顺,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