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几厘
01
“键盘侠”离我们并不遥远
昨天熬夜看完最新一期的奇葩说,发现这一期的辩题很有意思,讨论的是“键盘侠是不是侠”?
都知道,如今这互联网世界里,“网络暴力”已然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制造网络暴力的这群人,他们都被统称为“键盘侠”。
官方对它的定义是为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占据道德高点发表”个人正义感“和“个人评论”的人群。
也泛指那些自诩正义,只会在网上逞口舌之快的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喷子“。
这些“喷子”往往自以为聪明,没搞清楚事情真相,便喜欢妄下定论,攻击他人。
最后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被传染,导致大众思维被扭曲,成了新的“键盘侠”。
不得不说,这网络暴力的“传染”性是特别可怕的。
就像节目里陈铭说的:如果你在网络上一旦碰到一个键盘侠,你离成为TA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因为“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他坦言自己的女儿就曾受过网络键盘侠的恶意攻击。
在去年的六一儿童节,他因为晒出与女儿自拍照片,却被网友恶意留言“这个孩子真的丑得,湖北村货的基因,没差了”。
陈铭看到这条留言时,瞬间暴怒,刚想点开与其展开骂战,却被在一边的老婆把手机抢了过来,说键盘侠何必跟他计较!骂了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回归理性的陈铭才意识到,网络暴力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容易传染的情绪。
而自己如果一念成魔,那么离“键盘侠”也只有一步之遥。
陈铭这次的辩论非常精彩,让人看得十分过瘾,特别是他最后引用高晓松的那句话,特别打动我,“一生爱与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一个人只有温暖纯良了,才有资格谈论爱与自由,否则自由多少假汝之名。
网络时代的便捷,让每个人都成了自由的发声者,但发声之前,请你三思,因为你也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制造者。
02
键盘侠到底是不是“侠”?
太宰治说“所谓众生,不就是你。”
而如今所谓的键盘侠,也就是每一个上网的我们。
有人认为键盘侠充满正义感,为他人之事发声,也有人认为键盘侠污染网络环境,传播网络暴力,用言论肆意伤害别人。
薛兆丰教授在《奇葩说》里就说道,当鸡蛋和石头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站在鸡蛋一边。
但是,我们真的知道哪一方是鸡蛋,哪一方是石头吗?真的知道什么是公正正义吗?
键盘侠们总觉得自己代表的是公正公义的一方,觉得自己站在道德高点,可以随意批判他人。
但“侠”这个字,最早出现并下定义的人是韩非子。
在他的书《五蠹》里,那句话叫‘’侠以武犯禁‘’,前面还有一句‘’儒以文乱法‘’。
所以很清楚的一点,古时候“侠”是用武力来突破禁锢和束缚的这一群人,是需要勇气去犯禁的。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勇和正义是它最重要的核心。
就如金庸笔下大英雄郭靖、杨过一样,还有那些仗义疏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
又或是《史记》中重然诺轻生死的专诸、要离、聂政、荆轲等游侠。
但如今对“侠”的定义早已不再是古人的那套说辞。它已经变了味,更多成了被戏谑、调侃的一个词。
“键盘侠”就是这个网络时代的产物,他们不是侠,而是一群毫无底线,把攻击他人当乐趣的疯狗。
自栩为“侠”,简直侮辱了这个称号。
03
“键盘侠”有多可怕
网络时代确实给了我们每个人自由发言的机会,但却也让一群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在网络上宣泄自己暴戾的情绪。
这些躲在屏幕后面的键盘侠,像发疯的野狗到处咬人,丧心病狂,肆意评论着新闻事件,任意谩骂着与自己毫无相关的人。
他们自栩为正义的化身,可以随意站在道德高地藐视一切。
匿名让他们无所畏惧,肆意施暴还以为自己伸张正义,殊不知自己就是网络暴力的制造者。
而最受伤害的往往就是那些在娱乐圈风口浪尖的明星们。
侯宝林先生曾写过一首诗:
演员生涯自风流,生旦净末刻意求,莫道常为座上客,有时也做阶下囚。
意思是说作为一名合格敬业的演员,那就必须能够胜任各种角色,哪怕是个受人鄙视厌恶的反派角色。
但事实却是就算你演的再好,也总有一些脑残的键盘侠跳出来,对你谩骂一番,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
阮玲玉在去世的时候,遗书就四个字“人言可畏”,而生活在娱乐圈里面的明星们最大的死穴就是这四个字。
前段时间大火的《延禧攻略》,袁春望扮演者王茂蕾,就因为角色太坏惹众怒,连同演员本人也被骂。
他只好在微博发文道歉,“对不起大家,袁春望让你们添堵了。‘’随后便关闭了微博评论。
还有当年《还珠格格》容嬷嬷的扮演者李明启老师被人在楼下咒骂,路上被人丢鸡蛋,家人不堪其扰劝她搬家。
连最近大火的《香蜜》里饰演天后的周海媚,也因为角色人物设定,被喷子骂到直接退出微博。
我们可以不喜欢这个角色,也可以自由表达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看法,但你没有权利把它上升到人身攻击。
演员的精湛演技和敬业精神得到的应该是褒奖,而不是成为键盘侠们谩骂的资本,这不是演员的悲哀,是这个网络时代的悲哀。
就像《乌合之众》中说过: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
所以,真正可怕的并不是网络,而是一个个披着道德外衣,高举正义大旗,却从不思考对错,只敢躲在背后谩骂的“键盘侠”们。
04
网络世界从不缺善良,缺的是理性和道德
对于键盘侠,李诞在节目里的观点是,他可以承认键盘侠里有侠,但不能说键盘侠是侠,因为这是非常不好的鼓励。
引导舆论或许对于键盘“侠”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事,除了少数是真的在为正义发声的人。
这就是为何有人的观点总是能够杀人于无形,而有人的心声却能在共鸣中拯救无数迷茫或失落的灵魂?
网络暴力在实质上就是 “以暴制暴”的网络私刑。
它往往发端于对某种不道德现象的自发性审判,这种基于网络空间的道德审判往往带有盲目性和偏激性。
作家伊坂幸太郎就曾写道:
"网上有很多人专门捕捉别人的话柄,抓人弱点,看到对方为难得想寻死,便大喜过望,网络让这种人的品性更容易暴露。"
今年年初,14岁的澳大利亚童星艾米·埃弗里特( Amy Everett )因不堪「网络暴力」在家自杀。
她是澳洲小有名气的童星,从小活泼的个性、甜美而阳光的笑容,让她在8岁时就成了一名接拍广告的小模特。
之后更是被澳大利亚帽子制造大厂阿库布拉(Akubra)相中,成为其代言人。
但随着知名度的提高,铺天盖地的恶意评价和谩骂开始向小女孩袭来。
“滚吧,这么丑别出来吓人了。”
“长的这么残,真丑。”
“赶紧去死吧,没人在乎你。”
才正值美好青春的她,却承受如此谩骂、诅咒,仅仅是因为她发了一张家庭合照。
就这样,她遭受网络暴力整整八年,但她根本没做错什么。
即使她沉默应对,网络暴力仍没停止,而是波及到了艾米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而她的父母不堪重负,几度崩溃。
最终这个年仅14岁的女孩彻底绝望了,她选择用死亡来逃离这个充满恶意的网络世界。
所以,网络暴力从来都没有正义可言,因为“键盘侠”的输入法里从来都没有“道德”两个字。
它不仅会给当事人造成精神伤害、巨大的舆论压力,暴露个人隐私,威胁人身安全。
还将会蔓延至整个社会层面,破坏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