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东北一个地级市「鹤岗」火了,为啥呢?因为房价。但跟前几年的新闻不一样的是,不是暴涨,而是暴跌。据报道,鹤岗部分房子跌到了几万块钱一套,可以说,北上广深的一个厕所在这边能买好几套房了。
我看了很多分析,有的说是因为近几年煤矿行情不好;有的说因为是棚改政策停止了;还有的说是因为前几年行情好,拉高了一波等等。都有道理,但我觉得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人」。
中国房市怎么看,三步走:长期看人口,中期看政策,短期看金融。短期不说,从中长期来看,鹤岗的今天就是大多数小城市的明天。
从政策上看,推进城镇化进程一直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主旋律。特别是前不久推出的户籍制度政策,要进一步放宽大城市的落户条件,说白了就是鼓励老百姓往城市里走。
多说几句,对这次户籍制度改革,有的大 V 甚至认为将会是中国继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三个时代机遇,说明人口是无比之重要的。也因此各大城市都在“抢人”,深圳、杭州等等。
宏观上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资源的优化。
在城市,让老百姓集中居住,一来可以带来劳动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同时提高消费拉动经济。二来由于人口密度高,很多基础设施基础产品的成本会降低,生活上也会更便利。
而在农村,土地流转,就可以告别小农经济,使用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乃至信息化的方式生产农副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为什么美国1%的农民就可以养活全国,还能向我国出口农产品,靠的就是这个。
而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走向城市也是必然的选择。大城市里的各种社会资源,工作机会,人脉等等毫无疑问都比较集中,机会更多。
所以,今后的趋势必定是农村往城市迁,小城市往大城市迁。
这样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很多案例,比如说日本,面积占比0.6%的东京住了11%的人;法国,分为两种人,住在巴黎的和不住在巴黎的。
于是,今后必定会出现很多像鹤岗这样的「收缩性城市」。一方面出生率下降,出生人口小于死亡人口,人口数量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外流,特别是年轻人,都往经济发达的地区集结。可以说,这是大部分三四五六线城市可以看到的未来。
这种文章可能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兴趣,认为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了,还不如努力工作,或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说实话,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后来我发现,努力确实很重要,但选择更重要。而选择的背后,拼的就是认知,或者说把握趋势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几乎都是按部就班地走过来的,上完小学上中学,而上完中学后,在面对「去哪里上大学?」「学什么专业?」等问题的时候就显得无从下手,最后大多是草草选了一个在同学中热门的城市和父辈眼里有前途的专业。原因其实就是之前只知道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面的世界几乎没有认知。
而像读什么专业?去哪里工作?从事什么行业?等等选择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状态。所以作出正确的、合适的选择比一股脑的努力更重要。也因此,提高认知、看清趋势也很重要,且不奢求能够踩到大商机、风口什么的,至少能够尽量避免做出类似「49年加入国军」的选择。
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