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职业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却丧失了工作动力,常见表现包括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毫无意义,觉得自己精疲力尽已经油尽灯枯厌倦工作,缺乏明天去工作的动力。
贝弗利波特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获得斯坦福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学位,同时也是旧金山州立大学职业康复咨询学硕士学位,曾经写过多本关于工作倦怠和工作矛盾的著作。《不焦虑的秘密》中波特将职业枯竭称为职业抑郁,因为和抑郁症患者一样,陷入职业枯竭的人会感到深深的无助感。波特认为,导致职业枯竭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类,无助感和习惯化。
无助感是指一个人觉得失去了对自己工作的掌控感,认为领导、对手、其他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工作进程和收益,从而失去了工作动力;而习惯化是指一个人日复一日的重复同样的工作程序,最终被厌倦击倒。
当一个人彻底失去权力空间,在工作中沦为其他人意志的执行者时,就会彻底失去热情和创造力。这里要注意工作热情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变成了对自己的攻击。当我们在工作中和上级经历一次次的抗争失败之后,本来很积极的人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认为做什么都没有用,一旦有这个意识,就会觉得,不管怎么争取都无济于事,还不如什么都不做。那什么都不做,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是一个人在彻底失去权力空间的时候,对自己做的一种自我保护。
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对某方面产生兴趣的时候,一旦父母开始为他制定各种严苛的计划,孩子往往会彻底失去兴趣。整体上说,在父母严格管控下训练出来的孩子,很难具备天才级的创造力,因为父母的入侵会激发孩子的反弹。
对于重复感,当我们不能体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ef”时,就容易陷入职业枯竭的第二个原因及重复感中。为什么重复会带来厌倦呢?这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定律,各种事情带来的刺激度都是在初级刺激时的兴奋度最高,兴奋度逐渐下降,如果后来陷入了简单重复,那就会带来厌倦。
破解的方法是,如果我们能因为重复学习而不断和一件事情建立更深的关系,这时我们会体验到相反的感觉,进而产生心流。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在简单重复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流程。从而在工作环节中,不断提升效率,感知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主动制造在工作上的心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