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一步的阅读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柴静细腻的情感,她用她平淡细腻却又不失温度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自己记者生涯的所见所闻,书中的故事都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书中的十几个小故事,它不是刻意的去描写,而是柴静作为一个媒体人在接触这些事件时的理解和感受,她一字一句的记载都包含着她本身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她的成长,同时在她的视角里看到每个故事的另一面。从《看见》中我感受到了柴静的勇气和坚持,她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尽管她遭到了许多的压力和质疑,但她依然坚定地走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上。作为一个文传专业的学生,这使我受益匪浅。
《看见》这一书中涉及了相当多的中国重大事件,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我们都能看到柴静奋斗在最前线的身影,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奋斗中她得到了成长。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家暴的那一章——“沉默在尖叫”,我很喜欢目录里说的一句话“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柴静并有没采用常规的方法——采访家暴受害者来写这个报道,而是从另一个方面调查。柴静去采访了监狱里的女性暴力重犯,里面杀死丈夫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数字,她们只是在家暴中想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孩子。柴静看见了,她勇敢的说出了她的看法。《看见》还让我们有机会从药家鑫的内心想法的角度去再度审视整个事件的经过,同时,《看见》也让我们看见了“非典”时期医护人员的艰辛和承受的巨大的生命风险,让我们看见了有卢安克那样不求回报的外国友人,在艰苦的山区为我们国家农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若没有《看见》,没有柴静的积极寻求和发现,也许许多事情的真相和许多默默无名的人就将一直被淹没在时间的潮流中了。是《看见》让我们看见。
这本书表达了柴静对中国社会现状所持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性观察。她关注社会问题,思考社会进步的路径和途径,同时也对公众的意识和行动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她希望能将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到公众的视野,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的来说,《看见》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让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