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讨好型人格,这或许与童年的经历有关。因为家庭变故,我有过长达十几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寄人篱下是对世态炎凉最好的诠释。”因为被寄养的家庭孩子较多,又是比较重男轻女的乡镇,作为一个“外来的女孩子”我的处境很尴尬。
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小透明,只有我表现得足够优秀懂事的时候才能换取一些关注的关注。所以我自幼形成的概念就是“我优秀了才会别人喜爱我。”
这种状态让我在之后的生活中屡次碰壁。一是我一直觉得我不够优秀,所以一直在逃避与人交往。第二,一旦我与人交往,我就会特意拿出自己优秀的那一面,希望给人一个好印象。这种交往模式下,前者会因为我看起来很高冷而对我印象很差。后者会在最初对我的预估值太高,但之后面对真实的、不怎么完美的我的时候很失望。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别人觉得我很奇怪不愿交往,我觉得与这世界格格不入,越发孤僻。这让我所有的关系都在很浅的阶段就停止了,也就是蒋方舟之前说的那句:“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建立过足够的亲密关系。”
我上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被人际关系困扰。我学美术,大学选了设计专业,艺术生大部分没有读书的习惯,当我带着一大堆书来到宿舍就成了一个异类。之后因为要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和写作,我必须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图书馆,几乎没有时间和室友一起玩。
我们寝室的关系变得很疏离,期间我也尝试用一些方法去缓解这些尴尬。比如接下她们所有的求助要求,比如圣诞节主动准备礼物。但是慢慢觉得这种一味的“迁就”其实换不来友情,善意给得太多反而显得自己廉价。
我开始反省自己的问题,我不应该为了讨好别人毁掉自己的计划,我要学会拒绝。那天宿舍的一个女孩子像往常一样要求我帮她去做事,我拒绝了,她愣了一下,显然没有预料到平时逆来顺受的我居然会拒绝她。但是这也并没有导致我预想中更坏的结果,她自己去动手解决了那件事,并且在之后的生活中对我的求助越来越少。
我开始把精力转向自己,抛开情绪本身,我看到了自己时间的珍贵与不可复制,这其实为我在困境中打开了第一个入口。
我用很多时间去写作,慢慢的我的文章开始在校园里获奖,甚至发表在杂志。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那个自卑的壳中慢慢脱离,不知不觉性格也变得开朗。我自己的状态好了,不再紧绷,宿舍的关系似乎也在慢慢缓和。
这个阶段我才明白,只有我放弃寻求外界对我的认可的时候,我才能用最轻松的心态去做我最擅长的事,而这个时刻我才是最有力的。
更加积极开朗的我,吸引了一些朋友来主动与交朋友,是我理想中的那种很舒服的友谊,不用天天在一起还是惺惺相惜。这种关系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我没有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回荡。
我甚至向我的朋友提问“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你还会不会和我做朋友?”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大致意思是“我与你交朋友不是看你优不优秀,而是看中了一些你身上与我相似的特性或者很吸引我的品格,所以我才选择与你成为朋友。”
我开始思考“优秀”的含义,到底一个人怎样才能称得上优秀。是足够美貌,还是智商很高,还是拥有很多的爱,亦或是这些都有。最后我发现都不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就像一件艺术品,圆润的部分具有和谐的美,残缺的沟壑也有力量和悲伤的美。”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平等的并且有自己的价值。即使我们的成长的环境不同,甚至很多观念都冲突但我们仍然可以“去辩论,去不认同,重要的是平等的享受智力上的快乐。”
“我是讨好型人格”如今我能坦然的说出这一句,就说明我已经不再如以前那般受其困扰,我开始正视它。我的逻辑是,这些缺点或许是以前遭遇的一些不好的人和事强加给我的。我曾经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为难,但这不代表我要屈从于它。
又回到最初,我曾经以为受家庭影响我不能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这种状态让我躲在自己营造的一个“不幸”的壳中,不愿拿出勇气来面对生活必须解决的课题。
现在我开始明白,我还拥有很多时间和机会,我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的时刻去创造价值,这个时候,我才觉得我的心前所未有的轻松,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开阔。
“给年轻的自己一些建议,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
作者简介|春藏 :写作者。我想把我看到的清澈与明亮,我经历的孤独与挣扎,都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