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关于管理的书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书那么多,然而真正学以致用,能做好的又有多少,套用一句名言,我们从历史学到的只是:人类从未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管理无处不在,因为人的多变性,多面性,给管理带来了复杂性和挑战性,其实很多错误,我们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重复上演。
本文享动365只挑企业管理中科学性的一些片断,不求述其全貌。
广告也科学
广告界有句名言:企业主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你不知道是哪一半是浪费的。
在大部分人脑海中,广告应该是一个艺术活,艺术是需要充满想象力、需要非常感性的设计,文案也是需要优美的文字,甚至是文言文最好,最能证明创作人的水平。然而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美国早期著名广告人克劳德·霍普金斯凭借其《科学的广告》一书奠定了他在世界广告史上的地位,“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在此书的扉页上写道:如果不把这本书读上七遍以上,任何人都不能够去做广告,它改变了我的一生。并将此书推荐为奥美员工必读书之一。
在中国贯彻科学的广告这一思想最彻底的应该是史玉柱,他总结出的“史氏法则”在市场上屡创奇迹,成就了几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品牌。
我们随便看几条他对关于广告刊登的“法律”:“版面:不能刊登在广告版,最好在新闻、体育、社会版内。周围:周围不能有其他公司的软文章或广告。标题:标题要大而醒目,但字体要比本版的最大字略大。插图:每篇文章必须配插图,图片要精美。规格:软文章刊登尽量不要加黑框,形式最好采用不规则版。
所有的软文章在刊登时,都不准出现“热线电话”,但必须配上报花,如“专题报道”、“环球知识”、“热点透视”、“焦点透视”、“焦点新闻”等等。”
“改变一则文案的标题,能带来7倍以上的阅读率提高”看到这些,企业主应该对自身企业哪一半广告费是浪费的,为什么是浪费的,有所触动。
管理靠机制
曾帮一家上市企业作管理咨询项目。这家企业虽然是上市公司,但管理却还是相当粗放,公司总经理跟我们说,公司前两年就要求各部门整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最后因种种原因而流产,不能用,只好请咨询公司来做。
在项目过程中,本人曾就此事访谈过一些人员,一位比较年长的技术人员跟我说,“我在这里干多长时间还不知道,另外作为技术人员,一旦把相关的东西都标准化、流程化表格化,那我的价值不就不大了。”
我想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老板们也应该引起注意,我的企业是否有建立鼓励员工乐于分享(没有后顾之忧的分享)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科学管理到底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得好,以避免企业不断的试错、犯错,A子公司犯了错,B子公司又犯同样的错,今年犯错了,明年又照犯不误,怎样才能把经验教训从个别人脑海中转移成公司的财富,怎么样才能建立这样一种科学的机制,需要领导人的智慧和决心,需要公司各级领导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固化成制度。
咨询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作用,可以带来一些其他公司的优秀案例或其他行业规律性的东西,比起完全靠自己去摸索、去试错要靠普得多。
如何让咨询方案变成企业内在的生长机制,而不是外来强套的方案,需要咨询顾问与客户的通力合作。市场是充满竞争的,你昨天种下的因是你今天的果,你今天种下的因又是你明天的果,竞争对手不会等你去慢慢探索,你的员工可能也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耐心等你慢慢完善而选择离开你。
有人用“俄罗斯套娃”的故事来提醒企业在用人上的重要性:“如果你经常雇用比你弱小的人,将来我们就会变成一家侏儒公司。相反的,如果你每次都雇用比你强大的人,日后我们必定成为一家巨人公司。”然而我们的主管在招人、用人时又有几个会希望雇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呢?
韦尔奇讲:“没有一本教科书能提供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的所有答案,我们必须每天撰写自己的教科书。”只是有些人成长得慢,有些人成长得快;有些人跌倒了,还能爬起来,有些人跌倒了,就爬不起来了而已。
在犯错中成长,在犯错中沉沦。只是我们有多少次试错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