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52个概念复习了一次,今天刚好到执行这一章。现在想来,参加重读活动后,可能在9月还是10月,我突然执行力暴涨了,每天读几页,输出一点点,竟然持续了好几个月了。
执行输出的困难远远大于执行被动输入。回想连续输出的这段时间,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于是我在酒店输出、在火车上输出、在飞机上输出、在餐厅输出。在状态不佳的时候,我们继续做一些被动输入的任务很容易,输出就相对困难得多。如果只是听听书,做做不过脑的只字不差的阅读,也很容易感觉上欺骗自己已经在执行了。后来我发现只有输出才会让输入留下痕迹,就算输出的质量很差也比没有输出要好。笑来老师一直说有产品才能有产出,之前我输入的量并不少,但是却没有什么输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有产品。在古严同学的组织下我参加了重读专栏的活动,逐渐的养成了持续输出的习惯。正是这个输出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很多,成长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要破除完美主义,才能在状态不好的时候继续做事。重复做一件事的好处我们都知道,所以在状态好的时候很容易做到。然而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总是会状态周期性的波动。遇到工作不顺,遇到生活中的麻烦事,遇到生病,遇到意外事故,总是有各种事情来改变我们的状态。能够做到泰山崩而不色变的人非常少,不能要求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做到。所以我慢慢的适应过来在状态不好的时候也持续输出,接受自己在有时候输出的质量下降。前进一小步,总是比原地踏步或者后退要好。而在降低任务质量的要求后,反而在状态不好时能放松下来,慢慢的执行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也正是这个过程,慢慢让我学会了和不同的情绪状态相处,而慢慢的能让情绪对于执行任务的影响减到最低。
任务需要分轻重缓急,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放弃一些任务来保证重要任务的执行。为了避免注意力不够引起的执行困难,我把任务按照优先级排序,在状态不好的时候牺牲一些任务来保证关键任务的执行。这半年来能持续的执行,就是我把重读专栏输出当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来执行。虽然很多时候确实无力分身,但抽出30分钟来完成这个任务是可以做到的。这和计算机系统的调度一样,有些程序的优先级高于其它程序,当资源紧缺的时候就只保证核心任务的运行。
我们要不找借口才能顺利执行。在笑来老师拆解的执行力拆分图中,一旦我们找借口就会不了了之。我们可以有各种借口自己不会做,各种借口学不会,各种借口坚持不下去。只要当我们出现这些想法的时候,启动元认知发现自己在习惯性的找借口后,就很容易避免。不会做可以学,学不会可以研究如何才能学会,坚持不下去需要找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一旦我们放弃行动,被借口说服,就会习惯性的放弃,觉得自己毫无执行力。当我阅读专栏的时候,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法坚持输出的时候,就问自己是不是在找借口。感冒的时候问自己感冒和输出是不兼容的么,当旅游的时候问自己,有谁说旅游的时候就不能学习么?当说自己太累了准备睡觉的时候,就问自己再晚睡半小时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很多时候问对了问题,好像就很容易坚持下来了。
执行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为什么做。我能坚持输出,主要还是因为想清楚了做这件事的好处,不做这件事的坏处。好处就是胡萝卜,坏处就是大棒,让我不自觉的就跑起来了。我能破除完美主义,是想清楚了成长进步比表现得完美重要。我能分清任务的优先级,是弄明白了每件事情带来的得失差异。我能避免自己找借口,也是了解到了自己弱点,让元认知为自己预警。这些应该都是学习这个专栏带来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