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买了个新书柜,把自己这些年来收藏的书整理了一下,读完的、没读完的、没读过的,都有。整理完后,看着书柜里整齐划一的100多本书,发现整个房子都显得格外清爽了,我满意地笑了。笑着笑着,陷入了沉思。
很多时候,生活中看得见的地方我们理清楚了,看不见的地方我们理清楚了吗?事实往往是: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慢慢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如如何高效能地读书。
从读研究生时起,就迷上了李笑来老师,到现在已经8年了。结合这些年个人读书历程和从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谈谈自己读书方面的收获。
一、读书和吃饭一样,识别出爱吃的,细嚼慢咽方能品出乐趣
我个人读书很挑的,一旦选定一本书,会茶不思饭不想,非读完不可,然后慢慢合上书,再出门感觉周围的世界都变了。这样有个好处,能“逼迫”自己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一本书,而且一页不落,就感觉自己花的钱,物有所值,心里美滋滋的。这么多年了过去了,那本《四点起床》里面系统地讲了什么,我的脑子里是模糊的,甚至忘了80%的内容,而且我也没有真正做到4点起床,基本是白读了。那么问题来了,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书,就够了吗?答案是远远不够,因为速度和质量是不能同时兼容的,这点通信学的香农公式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每本书都饱含了作者长期的深度思考,至少是某一阶段的思考,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之所以会被出版,一定有它值得深挖的地方。所以别再迷信那种一天看一本书,一年看完200多本书的人了,他们要么是在侮辱作者的智商,要么就是只挑其中一部分看,对作者系统性的思考并没有真正领悟。个人的建议是:拿到一本书,速读一下每页的小标题(有些有加粗字体),然后在心中盘算下作者的写作架构和逻辑,然后挑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逐字慢读,遇到精彩或者困惑的地方,多想想作者的逻辑和自己大脑中的固有逻辑之间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接下来我应该如何去做。这样坚持下来,你的思考层次和逻辑水平,会在短期内迅速提升。
二、读书和吃饭一样,知道哪些东西好吃,最好学会做给其他人吃,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完一本书,我也有自己的思考,也有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本书我的收获也很明了了,就完了吗?没完,还要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书中的观点和逻辑,只是停留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没有最终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就好像食物只是嚼碎了,但是没有下咽,大脑是吸收不到营养的,如果大脑长期吸收不到营养,我们的身体就会出问题。因此,这种低水平的读书方式,会使我们仅停留在自嗨的层面,而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变的更好。如果《四点起床》这本书,我当时就真正读进去了,我的人生会有更多的惊喜。
三、读书和吃饭一样,要有自己的营养观,避免杂而不专
有些人什么书都想看,美其名曰“博览群书”,向先贤靠近。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先贤如果刚开始和你一样的想法,你现在压根就不会知道有这么个人。孙武潜心兵法策略,终成武圣;杜甫痴心现实主义,终成诗圣;郭沫若坚守浪漫主义,终成近代旗帜。想想看,如果他们当时不确立自己的风格和方向,会像刚出道的杨过一样,什么武功都学,什么武功都会一点,但碰上金轮法王还是不堪一击。读书也是一样的,先贤大多都是在自己的主攻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之后,才广泛涉猎,属于一专多能型的,但被历史记住的还是他们的“一专”,而不是“多能”。读书专了之后,有个很明显的好处,我们纵向思维能力提升了,能就一件事情,持续往下想,不断自问自答,直至找出最终的答案。至于工作,你总要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吧,核心竞争力如何养成?就是在一个相对窄的领域,持续耕耘和改进。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多思考,论辩书中的观点,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在一个领域持续纵深,做到精专。假以时日,别人定会对你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