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带女儿去她舅舅家玩。
妈妈因为在答题,就把女儿交给侄女,让她陪着一起玩。
“哎哟,全部都没了。”侄女突然大叫。
“怎么啦,”我问道。
“她把我的全部挤完了。”侄女委屈地抱怨说。
妈妈当时还在想着答题的事情,没有作出反应。
“我这瓶还是新的,根本没用什么。你要跟我道歉。”侄女突然对着女儿说。
女儿不肯说。
侄女就拿走了女儿的小汽车,威胁女儿道:“你不道歉,小汽车就没收了。”
女儿大哭,坚决不说对不起。
女儿过来求助妈妈,让妈妈帮自己把小汽车拿过来。
当时我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再次问侄女。侄女说女儿把她的涂改液全部涂完了,本来是新的还没用多久,侄女认为女儿的行为是不对的,让女儿跟她道歉。而女儿认为自己没有错,坚决不肯说对不起,于是两人就僵持着。
一个要求另外一个人说对不起,另外一个人坚决不肯说对不起。
女儿的大哭并没有让侄女同情她,侄女说3多岁的小孩子了,应该懂规矩了,不能纵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必须要承认错误,否则以后难以管教。
我看到女儿哭得很伤心,觉得不能强求,而侄女这边也需要交差。
于是我变通地跟女儿说,幼儿园的老师是怎么告诉你们的,用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跟别人道歉,否则就要打叉叉。
然后又跟侄女解释,也许她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嗯,等她明白错了以后再向你对说对不起,可否?
这时舅舅(侄女的爸爸)出来了,打圆场道:还是小孩子,要求那么多干嘛,给他吧。
后来因为孩子的爸爸要来接我们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女儿为什么不愿意说对不起。她是做错了事情不愿意承认,还是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
如果孩子真的错了,怎么去引导她认识错误并向别人道歉?如果孩子没有错,那么错的又是谁?
一、孩子错在分不清是非,没有“是非观”吗?
1、什么是“是非观”
庄子云,“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非观,是与知识、真知真识相反的事物和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也即对事物正、反的判断和取舍。
庄子提出是非观时源于儒墨之争。儒家有儒家的是非观,墨家有墨家的是非观,庄子认为,既然如此,又何来争论呢?
所以判断是非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而应该客观地评价。
2、孩子真的没有“是非观”吗?
以我自己的经验判断,女儿并非没有“是非观”。
自从在幼儿园学了“打笑脸”和“打叉叉”后,
幼儿园老师会用“笑脸”和“叉叉”来评判孩子行为的“对”与“错”。“对”的就打“笑脸”,“错”的就给“叉叉”。
她经常会活学活用到生活中去。
冬天来了,哥哥还喜欢打赤脚,要给他打叉叉。
我吃饭得了第一名,比你们都快,要给我打“笑脸”。
爸爸老是说妈妈,要给他打“叉叉”。妈妈表现很好,给妈妈打个“笑脸。”
所以,我觉得女儿并非没有是非观,她执着地不愿意道歉,一定有她的原因。
3、我明明是在模仿,你们为什么说我做错了?
女儿学着姐姐的样子用涂改液涂抹,她的行为错了吗?
回家后问她,我说你觉得自己拿了姐姐的涂改液有没有错?她摇摇头说没有错。
为什么没有错呢?
她说看见姐姐涂,所以自己也在涂。
我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有错。她学着姐姐的样子拿涂改液涂东西,既然姐姐能做,自己也能做。
姐姐是对的,为什么自己是错的?
我觉得她不愿意道歉的点是不明白涂改液是修正错误的,以致于不明白自己犯了错误。
根据与女儿的谈话,我觉得女儿其实并没错,我不是偏袒自己的女儿,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第一、她是在模仿姐姐使用涂改液;第二、涂改液的功能本就是涂抹;第三、她涂的时候不过涂多而已。
她心里的委屈在于:明明我就是在模仿,你们凭什么说我是破坏?
虽然她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但是她拒绝道歉,大哭抗议,来发泄内心的委屈。
二、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是非观”,但是,请别用“是非观”桎梏孩子的行为
1、孩子的“是非观”与大人的有所不同,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错了
国内知名情感作家寂寞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三岁的是非观》,文中提到三岁侄子的事情。多年后的某一天,我问这孩子,你觉得老师都对吗?有没有做错的地方。他想了想说:“有啊,我发脾气扔东西,他来管我,我不听,他监管不了了,干脆就不管了,假装没看见。”
我听了感叹,原来一个人三岁的时候,对于是非的判断标准并非完全基于自身利益,导致长大之后常以自己方便为事以欲望受阻为由不像大人,好像小人。
2、过分追求“是非观”可能会桎梏孩子的“创造力”
要区分孩子行为的好坏,寻找“坏”的原因,不要单纯以自己的标准来判定孩子的行为。
就如前面我女儿的模仿行为,从大人的角度看,她就是破坏,是错的,必须道歉。
但是,大人是否看到,孩子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学而习之。
爱迪生的父亲看到孩子孵蛋,不可思议地大声斥责。幸好有他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否则,我们可能就会失去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人类历史的改写有可能会被无限期推迟。
3、在孩子拒不认错的情况下,切勿强行施压,逼迫孩子就范
孩子既不能受轻规戒律的束缚,也不应受到权威的压抑,受到权威的压抑,孩子的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就会萎缩,如果没有辨别能力,也就谈不上有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不仅如此,他还会形成孩子病态的接受暗示的心理,久而久之,在权威压抑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在精神上就会产生种种缺陷,所以说为了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无论在教育中还是在行为指导上,都不许用不准反驳的权威去压抑他们,我从卡尔很小的时候就去培养他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知识将会显得苍白无力。
——卡尔·威特《卡尔·威特教育》。
当时女儿被要求道歉时,幸好我在现场。我无法预料女儿被要求道歉,但是孩子拒绝。然后孩子心爱的玩具便被没收,孩子哭泣也无人理解。
孩子受伤的可能不仅仅是创造力,有可能她的心灵也会受到严重打击。
三、理解孩子从区分模仿和“坏”行为开始
1、模仿是跟随,“坏”行为是破坏
爱迪生小时候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
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母亲:“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
他的母亲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母亲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人卧在鸡蛋上边面是不是也能孵出小鸡呢?
他从家里拿来几个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开始孵起来。
天快黑了,爱迪生还没回家,家里的人四处寻找,最后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
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家人很奇怪,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他父亲觉得爱迪生的行为不可理喻,大声斥责,叫他不要胡闹。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爱迪生为自己辩解道。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爱迪生的母亲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而是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
爱迪生孵蛋不过是在模仿。如果按照爸爸的逻辑是不是就会判断他做错了,其行为是“破坏”呢?
幸好爱迪生的妈妈理解孩子的行为,才没有将孩子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
后来,爱迪生钻研科学,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特别是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
爱迪生孵蛋的行为就是模仿而不是破坏,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模仿还是破坏呢?
2、判断孩子的行为是模仿还是破坏,应该从孩子行为发生的主观意愿出发而不是依后果断定
我小时候也喜欢拆东西。有一次经过一家手表修理店,看见别人拆卸手表,觉得特别好奇。回来后,就把舅舅送给父亲的一块名牌手表(比较好的),趁父亲不在时,用工具全部拆了下来,但是我知道拆却不知道如何还原,且弄掉了一些细小的零件,怕父亲怪罪,匆匆地安装了事。
后来父亲发现了,狠狠地揍了我一顿,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乱拆乱装了。
可惜,一个发明家就这样被毁灭了。
我拆手表的行为就是模仿而不是破坏,虽然破坏很严重,但是初衷是好奇而不是故意破坏。
这个手表比较贵,在当时的年代可以抵一家人的收入,所以父亲才会气急败坏。
是不是所有的模仿行为都应该鼓励呢?
3、鼓励好的模仿,修正错误的模仿
好的有创造力,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伤害自己的行为,我们应该鼓励,但是,一些错误的模仿行为应该要修正。
模仿和“坏”行为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不能因为模仿就可以给自己找一块推卸责任的“免死牌”。
以前放《蜘蛛侠》的电影时,就有某初中孩子模仿蜘蛛侠飞檐走壁,结果悲剧来了,孩子当场坠楼身亡。
2018年4月15日,芜湖繁昌县某小区内,一名6岁的女孩独自在家时,拿着一把小伞从家中窗户跳下,掉落到6楼铺面阳台上。幸好邻居及时发现,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所幸经过送医抢救,小女孩仅受轻伤。
据知情人透露,小女孩是受了动画片的影响,撑着伞从窗户往下跳出的。
所以,鼓励发现好的模仿行为时,对于错误的模仿行为一定要及时修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任何一种思想都应该被尊重,任何一种有创造力的行为都应该值得肯定。
请坚持“是非观”时也要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来自于好奇心,来自于模仿,如果在最初的阶段就抹杀了他的好奇心和模仿,那么孩子怎么可能还有创造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