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是一套系列丛书,共有八卷本,是在大型历史政论片——百集《中国通史》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这个九月,我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一卷——《中国通史1: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这本书。
第二章:农业起源
本章目录:
一、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的起源。
二、中国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
三、中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
四、农业发展与聚落的产生。
中国农业是怎么起源的?五谷杂粮果真是传说中的神农或炎帝发现的吗?一起来探寻答案吧~
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标志着人类由被动适应自然向主动改造自然的转变。
一、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的起源。
考古学者和农学家对遗迹和谷物的发现顺序肯定不会跟历史完全一样,所以我直接整理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1丨萌芽阶段:
- 距今一万年前后,以北京西郊的东胡林遗址为代表。
- 人们的主要食物靠野生采集、捕猎获得,少量栽种一点谷类作物。
- 除了石磨盘、石磨棒外,没有发现翻地的工具。
2丨确立期:
- 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这个阶段,也就是相当于中原地区河北磁县的磁山文化、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这个阶段。
- 中国整个北方都种植粟类作物(俗名谷子的粟和黍),农业产品已经成为食物的重要构成部分。还养猪。
- 工具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始形成聚落,即人生活的村落扩大了,人口也明显增加。
3丨农业的扩展期:
- 年代大概相当于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农业技术开始向外传播。
- 一是往东传到朝鲜半岛,传到现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还有一部分到了日本的九州半岛,这是旱地农业;
- 二是向西传到甘肃、新疆;
- 三是向南,在长江流域一些水利条件不好的地方,也开始学种粟类。
这部分提到了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我曾在半坡附近住了一段时间,也去半坡博物馆游览过。但当时自己什么都看不懂,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全部看了一遍。如今把这段历史重新梳理重学之后,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去转转看。
仰韶文化大体是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这段时期的,农业已经比较发达了,应该是处于第三阶段扩展期。
二、中国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
稻作农业的发现过程,与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相似。国稻作农业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期:
- 类似湖南省南部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的稻作农业阶段,公元前一万多年以前。
- 这时,稻子刚刚开始栽培,在人们的食物构成里不占重要地位。
2|确立期:
- 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大概是彭头山文化(在湖南洞庭湖西边的澧县)那个时期。
- 那时已经有大量的谷物出现了。
3|发展期:
- 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湖北京山县的屈家岭遗址)、石家河文化(湖北天门县的石家河遗址)阶段,年代为公元前3400—公元前2500年之间。
- 也包括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阶段,年代是公元前5000—公元前4500年,也就是距现在七千至六千五百年的时候。
- 已经有稻田了,因为稻田里要蓄水,所以田地周围有田埂。而且,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为稻谷去壳的技术。
4|扩展期:
- 主要是向东扩展:先从长江流域到华北,到山东半岛,再到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到日本的九州、本州,这条路线非常清楚,可称为接力棒式的传播路线。
三、中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
先是说,中国那么幅员辽阔,可为什么只有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农业起源地呢?从地理位置、野生植物和冬季储粮问题这几个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
- 史前华南一带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野果不断,采集经济发达,冬季也不存在储粮的问题,因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缺乏产生农业的动力。
- 北方地区,如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等,不仅有漫长的寒冬,找不到吃的,而且环境恶劣,很难开发农业。
- 只有地理位置适中、野生植物丰富,又亟待解决冬季储粮问题的长江、黄河流域才可能成为稻作农业区和旱作农业区。
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时候,中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就已经形成了。
在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以粟和黍这两种小米为主要农作物的旱地农业体系。
- 粟:即谷子、粱,去壳后即“小米”。
- 黍:也叫“稷(ji4)”,去皮后叫“黄米”。
- 经济作物有豆子等;有些地方也种稻子,后从西方引进小麦、大麦。
- 家畜以猪为主。
- 产生了对应的耕作制度和农业工具。
在长江流域,形成了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体系。
在这个农业体系里,家畜也是以猪为主,但同时养殖水牛。
正是因为中国有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可以相互支持。所以不像一些西方文明还中断过,中国文明从来没有断过。中国文明的特色,就是以这两个农业体系为基础的。
四、农业发展与聚落的产生。
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在东北、黄河和长江流域都出现了定居聚落。这一时期的聚落以东北地区的兴隆洼遗址、中原地区的唐户遗址(河南省新郑唐户村西)和水泉墓地、长江中游的八十垱遗址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跨湖桥遗址为代表。
东北地区的排房、中原地区的房屋群、南方地区的长屋,这几种房屋形态都代表着比家庭高一级、比氏族低一级的社会组织——家族组织,可见,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家族势力已经抬头,不过,尚未挣破氏族的羁绊而已。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粮食储备,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人们精神生活也有了多方面发展。比如,出现了音乐上的骨笛,刻在龟甲上的“日”字刻符,雕塑陶猪、彩陶、玉玦等。